“晒账本”考验政府接受监督诚意

“晒账本”考验政府接受监督诚意

据媒体3月19日报道,北京90家市级预算单位,除涉密单位外,将全部于3月26日前公示预算情况。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今年北京市预算公开的最大特点在于,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同时公布“大额专项资金表格”,金额高达273亿元。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的大额专项资金支出占到全市财政支出的16%至17%,其占比和资金额度都很大。备受社会诟病的不公开、不透明的“三公”经费,过去就常放到“大额专项资金”列支。

政府的收入支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273亿元的大额专项支出,即便是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牵动的都是数目很大的财政资金,都将影响和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所以公众要求公开财政预算的呼声一直很高。

李克强总理履新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研究加快推进机构改革,抓紧把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把本地区、本部门的预算情况公之于众,本身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令人欣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向社会“晒账本”,财政预算的神秘面纱正被逐步揭开。

与此同时,围绕政府预算公开还有两个问题摆在政府和公众面前。一方面,现在向社会公开的政府部门预算都已成定案,实际意义不大。不少人认为,应当将预算公开的时间提前,比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预算报告就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开。笔者赞同这种意见,关于提前到什么时候,具体时间虽然不好严格界定,但至少应当在人大代表审议决定预算报告之前,给出个合理时限。预算报告尽早公开,才能形成全民监督的合力,人大代表也才能在集中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对报告进行审议投票,使政府预算获得最广泛的民意支持。

此外,要重视公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预算看不懂。正如一些专业人士所言,不少地方政府和部门公开的预算是“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这种情况下,公众的监督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此次北京预算公开的最大特点在于,公布了“大额专项资金表格”,政府的钱怎么来、将花到哪里去,一目了然,这种做法很值得各地推广借鉴。同时,应当进一步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比如提供与往年的数据对比,细化大额专项资金支出情况等,便于专家学者分析研究和公众直观评判。

让政府财政预算这种“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的官有信息,回归“公道不公道,一看就知道”的公有信息,无关技术性问题,更多的是在考量政府接受监督的诚意。各级政府和部门在这方面的步子应再大一些,再实一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