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治生态视角下的腐败与反腐

社会政治生态视角下的腐败与反腐

中共十八大已经将反腐败斗争提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看待。十八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发出反腐败的强音,整个社会也形成了欲与腐败现象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态势。在笔者看来,腐败问题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将社会政治生态的视角纳入观察分析范畴,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提出变革构建新的社会政治生态的战略和策略。

政治生态是从生态学中将相关知识背景引入政治学领域所形成的政治学新概念,对于分析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具有较强解释力。概而言之,政治生态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形成的政治环境、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模式、政治评价标准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政治环境之所以形成,政治关系之所以构建,政治行为之所以达成,政治评价标准之所以确立的内在机制和发生机理。所谓自然生态的良好,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系统能够可持续地健康运行,并支持人与动物置身其中自由充分汲取生存所需资源。所谓生态恶化,是指人与动物置身其中的自然环境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出现了连续性的解体、断裂、破碎和变质,难以维持人和动物的存续。对于社会政治而言,良好的政治生态应该能够支持政治环境和政治关系的平衡和循环,能够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确立和稳定,能够维系政治行为模式的确定性和可接受性,能够支持政治共识和政治评价标准内在价值的形成。而不良的社会政治生态,不但难以提供上述政治系统健康平稳运行的条件,而且其内在机制和发生机理遭到扭曲,源源不断朝着相反方向产生"负"能量和"反"效应,刺激政治系统内部衰变因素产生,并最终可能导致政治价值的沦丧、政治秩序的破坏、政治关系的恶化、政治行为的扭曲,直至政治体系的瓦解。

由此观之,中国社会腐败问题和腐败现象的产生,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政治生态的恶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生态恶化有着种种表现,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典型性并极具破坏力。

一是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强权乃至霸权行为日益盛行,难以阻遏。毋庸讳言,社会成员由于出生、机会、能力、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社会分层中处于不同位置,这一现象古已有之,中西相像,即使对于现时代的人类社会来说,在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既有限制下,仍然是一种被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的普遍现象。作为对这样一种分层现实的反映,并作为推动人类社会集体协作力量而产生的公共权力的分配和配置,也是不平等地按差序进行的,这一点也为稍有政治常识的社会大众所认可。问题在于,作为对这种权力的不平等分配及按等差配置的纠正和克服,现代政治文明的导向,特别是民主体制的设立,意在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分层和不平等格局,及其与之相联系的价值标准和认同取向。

无疑,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倡政治文明,倡导政治民主的。但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令人不安和震惊的是,一些历史的、文化的、甚至制度和体制的因素,在相当程度上扭转了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政治民主的价值趋向,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掌握了公共权力的一些人,不但对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政治民主的价值趋向漠然无知,缺乏对权力来源和性质问题的正确认知,而且,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视权力及其附着物--官职官位为身家性命之所系,官本位和权力本体意识十分强烈。究其根本原因,不但在于官职和官位带来的权力极其强大,在少受约束的制度条件下,权力可以横行无忌,为所欲为,带来巨大利益;而且还在于,这样一种权力的强势地位,能够给掌权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势能感受,甚至产生权力膨胀,以至霸权生成的心理幻觉。这样的权力势能和霸权心态,越是在无限制、无底线、无所不能的情形下,越具有传染性,因为腐败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和资格",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不可企及的情形下,少数人的艳羡心理和大多数民众的痛恨情绪,会汇集生成对权力和霸权、腐败者和腐败行为的复杂心理感受,甚至在全社会形成对腐败问题和腐败现象的"集体焦虑"。这样一种"集体焦虑"症候群的存在,是社会政治生态趋于恶化的直接显现。

二是政治价值观受到歪曲,官员行为失范现象大量存在。以政治权力运行为主要推动力的政治生活,是有着自身的内在价值的,这种价值集中体现为形成稳定的政治秩序和政治认同,推进集体行动以改造自然和社会,普遍提升政治共同体成员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以及促进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因此,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就在于多数情况下,社会政治生活是按照这样的政治价值观的要求得到安排,或沿着政治价值的这一积极面向得到发展的。但是,在当前的社会政治现实中,政治生活的积极价值很难得到充分认知和发展,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一些党政官员对于政治价值都有着歪曲的理解。政治被等同于权力,权力被等同于利益,利益被等同于交换,因此,权钱交易、权财交易、权色交易等权力变现行为被视为理所当然。政治的积极方面被冲淡和消解,相当一部分掌握了权力的人,在丧失了正确的政治价值导向的情形下,消极懈怠于政治责任,置政治规范、党纪国法于度外,甚至丧失基本的社会伦理底线,做出骇人听闻的坏事和丑事。

中国社会有着悠久的"学而优则仕"和"以吏为师"的传统。在西方社会,由于公共部门特别是公共权力部门的门槛高,标准严,其从业者也一般地被认为是社会的精英,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理应维护自身形象,为全社会树立榜样和楷模。但在现阶段中国一些党政官员中出现的价值丢失、道德沦丧、伦理失范、行为出轨的现象,却在普遍范围内产生了恶劣影响,这些人的行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和消极能量,在现代信息环境和网络传播之下发酵,对社会政治生态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