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旅行”呼唤职能转变“甩开膀子”

“公章旅行”呼唤职能转变“甩开膀子”

据3月24日《京华时报》报道,一家知名企业负责人透露,该企业耗时4个多月,跑了10多个部门,盖了20多个公章,花了10多万元,目前仍未“备齐”办理厂房房产证所需的全部材料。他表示,希望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要真正“甩开膀子”,“不放空炮”。

跑公章的传奇,可谓“一把辛酸泪”,很多人除了抱怨、愤慨,多是无奈。譬如前不久,在北京工作的育龄妇女王梅意外怀上了第二胎。因符合生育二胎的条件,全家人为此一起行动办生育证,在老家和北京来回奔波盖了30多个公章,复印资料达50多页。

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受累于繁杂的程序之外,还可能受气于服务态度的恶劣。今天相关人员出差了,明天档案室打不开了,后天打印机出现故障了……种种麻烦都可能让你折腾往返。说不尽的好话,求不完的人,往往证照办毕,人也累得心力交瘁。

有人认为,解决“公章旅行”关键在于放权,减少行政许可事项。客观说,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规范和约束权力行为,将其“关在笼子里”。假若行政主导一切的思维没有改变,那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可能沦为一句空话,就会沦为上头减下面增,此处减彼处增。

盖了20多个公章办不下厂房房产证,折射出改革的难度所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2001年10月就已经开始,以大部制为代表的政府改革也经历多轮,减少、合并和取消的许可项目也越来越多,但“公章旅行”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正是因为如此,此轮改革才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志士断腕”的高度。

针对新一轮改革,国务院已经提出了警告,“各部门都要自觉行动,限期完成职能转变各项任务,绝不能‘换汤不换药’。”承载公众期望的改革能否实现,“甩开膀子”,“不放空炮”很有必要。什么时候,公众不再为跑公章而纠结痛苦,行政职能调整才真正取得了成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