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任干部不能缺了“绿色GDP”考核

选任干部不能缺了“绿色GDP”考核

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研究院院长邓永恒教授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搜集了中国283个中小城市的市长和市委书记10年的政绩和升迁结果,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绿色官员升迁难。”根据这项统计,如果市委书记和市长任期内的GDP增速比上一任提高0.3%的话,升职概率将高于8%,如果任期内长期把钱花在民生和环保,那么他升官的几率是负值。”邓永恒建议,中国应该改变干部考核体制。(3月31日《南方都市报》)

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多以GDP论英雄,导致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把追求单纯的经济指标作为实现政绩的主要内容,甚至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引进和上马污染严重的企业,以牺牲生态来换取经济增长。据报道,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GDP年均增长9.5%,但利用单一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我国的GDP增长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实现的。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方式。据报道,目前我国水和大气的污染程度令人担忧。据估计全国有7亿人经常饮用不洁净的水,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有些江河沿线的污水导致癌症、流产和发育不良的高发生率。我国每年因空气污染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23万人患呼吸道疾病。这样的“政绩”越多,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百姓利益损失也大,甚至造成“几位干部出政绩,几代人吃恶果”的现象,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前人赚钱,后人遭殃。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从短期看取得了经济利益,提高了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水准。但是,从长远看,是得不偿失的。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经济发展,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损害了人民身体健康,降低了人民生活品质。而且污染者在使用环境资源时所聚集的财富,与修复治理其破坏环境所需成本相比,相差成百上千倍,代价十分巨大。

单纯用经济指标来考核干部的政绩,是一种短视行为,也是一种极端不负责的行为。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除了数字指标外,还包括经济与社会、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有社会的长足发展,才能保护群众的利益。“绿色GDP”考核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全面发展,衡量出领导干部的综合政绩,是考核干部政绩不可缺少的一项指标。对领导干部实施“绿色GDP”考核,既是在自然机理上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在社会意义上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要来算一算保护生态环境的政治账、民心账,注重把干部政绩与生态政绩挂钩,与职权利挂钩,与他们的升迁与罢免挂钩。把好选拔任用干部的“绿色GDP”考核关,让“绿色GDP”替代“受污染的GDP”,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