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办”别成了“抄近路”

“马上办”别成了“抄近路”

近日,湖北襄阳市樊城区“马上办”办公室引发网友热议。设立“马上办”是当地政府部门作秀,还是决心转作风促实干?是一种花哨的形式,还是承载着“为民服务”的实质内容?它到底能发挥多少实际作用?(3月31日《中国青年报》)

民众对于政府提高办事效率的期盼一直很急迫。在顺应民意、加强执政能力的行动逻辑和价值观念驱使下,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常规改造和创新变革的办法,对于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之类的问题进行了切实解决。但是,是否能够通过“抄近路”,直达善治的目标,需要观察。

就民众来说,“马上办”其实是一种愿望,这是非常直接的诉求,可是长期以来,只有一些特殊群体得到了满足,一般群众大多在繁琐的行政环节中来回奔走,甚至还遭遇到推诿的现象。“马上办”还应该是一种行动,是对行政行为的一般要求,然而,“马上办”一度只是口号。由此可见,设置“马上办”办公室是民众意愿和政府自觉双向互动的结果。

客观而言,“马上办”办公室以一种“风暴”方式直面问题,肯定可以对一些“机关病”、“衙门作风”进行直接治理,而且,类似的“风暴”所取得的群众支持度和成果,也常常超出发起者的预期,所展现出来的社会动员作用,以及对行政管理服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和再造的做法,与民众期待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吻合。

问题在于,“马上办”办公室一时间风风火火,为民众办成了一些“急难怨盼”的事情,可最终如同许多突击性、临时化的机构一样,会不会无疾而终?更何况,“马上办”办公室在规范的行政流程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在依法行政的现实背景下,合法性、正当性如果没有很明确的依据,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另外,民众以过往的经验来判断,必然会认定其有“作秀”的质疑。政府以“用事实说话”予以回应,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另一方面,也要打好提高行政效率的基础,从行政组织体系的状况着手,依照周密详实的效能建设方案,逐步对于那些饱受诟病的行政问题进行改造,使得效能提高成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常态现实。

曾几何时,“效能风暴”、“效能革命”等富有感性色彩的词汇频频见诸各种媒体,“效能风暴”能否持续推动政府改革?“效能风暴”是“作秀”还是突破性做法?值得关注。但愿成立的“马上办”办公室,是破解政府效能不高这一“公共性问题”的有益尝试,而不是企图“抄近路”、毕其功于一役的权宜行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