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顺:吃苦耐劳是工人的本色(2)

马永顺:吃苦耐劳是工人的本色(2)

核心提示:我这匹“马”不算老,还能“拉套”。我只要还能动弹,就要上山造林,为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多栽几棵树!

青山常在  永续利用

1959年,马永顺进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马永顺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周总理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支援国家建设,同时还要多造林,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从那以后,"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八个字就深深地印刻在了马永顺的心中。

伐 木时,他想方设法采育结合,保护林中幼树不受伤害。春天造林季节,他每天清晨上山,赶在上工前和下工后的时间植树造林。中午,趁工组同伴休息,他又抓紧栽 上几棵树。在3年困难时期,食品短缺,马永顺上山没有干粮带。妻子王继荣就给他带些煮熟的土豆。时间一长,马永顺的胃病犯了,人也明显地消瘦了。场长关心 地对马永顺说:"吃不饱,你应该注意身体,不要在业余时间栽树了。"可他忘不了周总理的嘱托,仍然见缝插针多栽树。马永顺算过一笔账--这么多年,他大约 采伐了36000多棵树。他暗下决心,栽的树一定要超过砍倒的树,也算是偿还欠这片大山的债吧。马永顺就这样边砍边栽,到1982年退休时,还差8000 棵树没栽。

退休后,马永顺依旧把栽树这件事放在心上。一次,一位老工人和马永顺开玩笑说:"以前记者报道你踏遍青山人未老。现在再上山看看吧,你把青山都踏光了。"虽说是一句玩笑话,可马永顺的心却在隐隐作痛。他着急呀!

朋友们劝他:"你过去对林区做了那么多贡献,退休了也该好好歇歇了。没事就去钓钓鱼,打打麻将,到工会活动室玩一玩。"可马永顺哪里闲得住。他总说,我已向大山许了愿,不能食言。

那几年,每到造林季节,马永顺就回到工作过的林场跟营林工人一起上山义务栽树。林场领导说:"造林现场离林场远,路不好走,你就在林场前后栽些绿化树吧。"马永顺拍着胸脯说:"我在山上跑了一辈子,大伙能去,我就能去。" 

每 当看到树苗受到损坏,马永顺就有一种撕肝扯肺似的痛。1991年8月的一天,马永顺出去办事乘车途经建设营林所南山,想起一年前在这里栽了200多棵树 苗,想上山看看这些树苗长得怎么样了。谁知上山一看,林场被挖了一个大坑,50多棵落叶松小树被毁。马永顺心痛得不得了。

晚上到 家,马永顺的脸一直阴着。老伴王继荣让他去劈柴,他搬来一块木头左一斧子,右一斧子,一会儿就劈成了碎渣。老伴不高兴了,说:"劈成渣渣咋烧火!"马永顺 没好气地说:"木柴劈成渣渣还能看得见,山上树苗被挖掉了,连渣渣也没有了。"老伴问清原委,劝他去找领导反映。

第二天一大早, 马永顺就来到林业局办公楼,找到领导开门见山地说:"过去重采轻育,造成森林资源逐年减少。如今我们下大力气植树造林。可有的人不注意保护,树苗给毁坏 了,你们当领导的可要管一管呀!"在局领导的督促、过问下,建设营林所所长亲自去现场调查,发现树苗被毁是由于修公路时,工人取土不小心造成的。他们马上 通知修路单位要教育职工爱护幼树,又通知公路附近的场(所)派护林员管好幼树。

由于当时正值夏季,造林不易成活。到了秋天,建设所派人在被毁的林地上补植了50多株落叶松树苗。这场"官司"打赢了,马永顺又多了一个称号---"幼树的保护神"。

生命不息  造林不止

这么多年,马永顺一直自称小马。因为在1959年群英会上,46岁的他被周总理亲切地称作小马。称呼未变,马永顺栽树的劲头也丝毫不减。

一次,马永顺到鹿鸣林场造林,踩着倒木过小河时,脚下一滑掉进河里,被水冲出10多米远。他拼命游到对岸,手中装满树苗的麻袋始终没撒手。栽完树回到家,马永顺发起了高烧。老伴心疼地说:"人不服老不行,你心再盛,身子骨不给你做主了,不如让孩子们帮你一把吧。"

马 永顺眼睛一亮说:"你这主意好!帮我栽几棵树事小,让‘青山常在’的思想在孩子们心里扎下根事大。"1991年春节,马永顺趁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回家 团聚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会议。全家决定,从这年起,每年"五一"放假期间,由全家老少三代组成"马家军"上山造林。

5月1日这天,马永顺全家三代16口人来到了距铁力20多公里的一个荒山坡上植树造林。为了把好质量关,马永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还兼质量验收员。谁栽的不合格都要返工。这一年,他们全家栽下了1500多棵落叶松树苗。

在 马永顺的言传身教下,"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已经在马家后代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马永顺的大儿子马春山说:"过去我们上山栽树,就是想帮父亲了却一桩心 愿。现在我们越来越感到这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小儿子马春生考虑的似乎更多,他说:"森工企业为什么这么危困?根子就在没有资源上。现在多栽点树,等森林 恢复了,企业的日子就好过了。"

马家第三代有3个人在外地工作或读书。每到临近造林季节,他们就会赶回来参加。

马永顺的小孙子马立志今年11岁,却是已有6年造林史的老造林员了。人们问他如何栽树,他便大声地告诉你——"刨大坑,栽当中,不窝根,踩实成。"

到去年年底,马永顺全家已义务植树5万多棵。

冬季本是伐木的黄金季节,可我们在林区采访,却始终没有听到电锯声。原来,为了改善林区的生态环境,实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铁力林业局在黑龙江省林区率先停 止了木材主伐,各林场、营业所植树造林的数量和面积比过去翻了一番。30年前马永顺在铁力林业局张家湾地区栽下的落叶松,如今早已成材。

去年,86岁高龄的马永顺又赢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受邀进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回来后,他兴奋地告诉家人:"全国总 工会的同志陪我检查了身体。医生说我身上的零件没毛病。趁现在我这匹‘马’还不算老,我要多栽树,要给后人留下一片青山。"

(唐维红《人民日报》2000.02.21)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