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原来有这么多人不知道你

PM2.5,原来有这么多人不知道你

PM2.5上,民众被代表了

近日,北京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委托第三方零点咨询研究集团做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这本是一项已经延续多年的例行年度调查,结果却发现了一个让人非常讶异的事实——PM2.5,这个已经被反反复复热炒了一年多,似乎已经人人皆知、人人关心的概念,其实竟有多达四分之三的北京市民,根本不清楚它为何物。即使是听说过它的市民中,也只有不到一半人知道它与空气污染相关,能说清楚它的真正含义和影响的人更是廖廖无几。(见***网4月19日新闻:仅1/4北京市民听说过PM2.5 仅1成知其与空气污染有关)

pm2.5

自从2011年末,美国驻华大使馆突然对外公开发布自己监测的北京PM2.5值以来,整个中国传媒界和舆论圈的响应程度可以说是近于狂热。这一年多来,大概没有一家中国的电视台、电台、报纸和时事刊物不连篇累牍的刊文,谈论自己和公众对于PM2.5是如何的关切、重视以及忧心。在网络上,各大门户网站和众多著名公知大V们更是接力赛般的月月讲,天天念。在如此密集、长期的媒介信息轰炸下,作为全国信息最发达和PM2.5首先被热炒的地点,北京普通民众对于PM2.5概念的知晓率还是这么低,只可能有一种解释:现下的大多数媒体和大V们,与大多数北京市民,扩大了说,大多数中国民众,平常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不一致。前者们长吁短叹,好象PM2.5不尽快压下去,天就要塌下来了,但后者从自己的切身感觉上出发,却不觉得这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以至于天天被魔音灌耳也记不住。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有过一段非常著名的演说,提出了现代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这个概念。用当代中国最流行的词汇来说,就是大多数人民的真实态度往往被媒体和名人们自发“代表”了。而在PM2.5这个问题上,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数据,很显然,大多数中国民众就属于典型的被代表了。自从骆家辉大使的指挥棒一起,各家媒体、公知、大V们就轮番上场,不仅将这个原来几乎不为中国人所知的名词,一下子炒成了“全民最关心”的大事,更有许多人拿着“PM2.5值爆表”,对中国现状大加批判,而且不出所料的,“体制缺陷”、“政府失职”又成了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

环境治理上中国是有大成就的

PM2.5确实是一种空气污染,目前中国不少地区在PM2.5排放数据上,也确实离医学界推荐的指标相差甚远。但是,仅仅因为PM2.5值比不上外国,就批判中国环境治理失败,污染日趋严重,由此指责政府不关心人民的健康,其实很不公平。而以此来否定中国几十年来发展工业、发展城市的巨大成就,更是大错而特错。

真正关心环境治理的人都知道,PM2.5对于中国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个新问题。近年来的突然恶化,主要是中国的车辆保有量飞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量急剧增加的直接后果。客观的说,在PM2.5排放超标上,最大的责任者绝非政府,而是富裕起来的人民,或者说是那部分购买了私家车的车主们。但太多媒体和大V们不但不敢向受众说明真相,呼吁共同承担责任,反而一再制造“一切问题源于体制”的虚假舆论共识。更有甚者,当政府真的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时,他们马上就又转头开始批判限车侵犯个人权利,油价提高加重车主负担云云。这种朝三暮四只能证明,他们对于PM2.5的关心只是为了寻找批判的借口而已。而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社会确实需要批评来拾遗补缺,但纯粹基于恶意的批评从来只是分裂和瓦解社会的毒素。

其实,如果媒体和大V们没有得健忘症的话,应该记得在十多年前,海内外批判中国环境治理失败,污染日趋严重,政府只要经济发展,不关心人民健康……那些批评几乎与现在一模一样,只不过当年的证据是中国森林草原覆盖率太低,水土流失失控,而在几年前,最常用的例子又换成了沙尘暴太多太猛,城市里蓝天太少见。而如今,中国的森林和草原覆盖率已经提高到了近代以来前所未见的高点(注1),联合国和其它国际专业机构的数据表明,全世界近十多年恢复的全部森林和草原面积中,有近一半都是中国贡献的。而北方的沙尘暴在频率和规模上同样都明显下降,更重要的是,沙尘暴的主要源头,也从境内境外并重,转变成了主要来自于外蒙古地区。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