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原来有这么多人不知道你(2)

PM2.5,原来有这么多人不知道你(2)

环境保护

如果说,森林和草原离得太远,普通人又无法分清沙尘暴的来源,城市的环境变化就在每个人的眼下了。以笔者生长的上海为例,少时亲眼所见市内的两条主要河流,黄浦江和苏州河每到夏天就异味刺鼻,尤其后者更是全年发臭发黑,而如今却已经重现鱼踪。虽然大V和公知们,甚至中国的媒体们都不爱提,但是数字不会说谎,这种恢复速度,已经超出了几十年来被一再传为美谈的英国泰晤士河的重生。

说这些并不是要论证中国现在的环境质量已经很好了,而是要指出,中国治理环境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成绩也是实实在在的。但环境问题复杂多样,更有轻重缓急,不可能在一二十年里,就方方面面一股脑都彻底解决了。而且中国不但有巨大的历史包袱,又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城市化的时代,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的先发国家在这个历史阶段时,新生的污染问题都层出不穷,环境因此也都发生了剧烈的恶化。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整个中西欧的主要河流大部分成了死河;美国上世纪发生的超级黑风暴,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00公里,高3400米,让人觉得简直到了世界末日……

相比之下,中国的工业化规模更大,时间更紧凑,卷入的人口更是史无前例,但总体来说,同期的环境质量却是有退步的领域,但又有更多进步的领域,基本维持了一个逐渐好转的趋势。即使考虑到科技进步的因素,这仍然是全世界历史上至今为止的孤例。为此,中国、中国政府得到的应该是喝彩和称赞,而不是一无是处的大批判。

环保不是反体制的借口和突破口

其实,将PM2.5指标列入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中,本身就反映了当今中国敢于向最难治理的污染项目正面挑战的态度,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许多在各种名义经济和人文指标上,远远超过中国的国家,对于PM2.5指标都避而不见。但同时也要有心理准备,治理PM2.5见效会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回落到医学界推荐的优良区间就更加困难。实际上,即使是已经大规模去工业化的欧盟、美国等,也无一将世卫组织推荐的数值做为治理标准。原因很简单,以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要完全避免PM2.5超标,需要付出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实在太大,大到这些家底雄厚、条件优越的最发达国家也感到无力承受。

必须指出,在这方面中国的媒体和公知们又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在他们选择性的宣传下,很多国人都以为西方国家已经解决了PM2.5超标的问题,从而对中国的现状更加不满。例如笔者在这一年来,就看到听到过不下数十篇,赞扬近邻日本制订了极低的PM2.5指标,有力控制了相关污染的报道。可实际上,由于产业界的强大反对力量,日本直到今天也没有开始实施PM2.5国家规定,所谓的高标准其实只是“拟定”,但略一搜索就可以发现,不计其数的媒体和个人都将“日本执行PM2.5标准亚洲最严”当成事实在到处传播。

这几年来,随着中国舆论对于环境保护、防治污染的重视程度,以几何级数上升,原来处于边缘的环保议题越来越进入社会主流视野,各类环保组织、人士的话语权也随之越来越强。这本来并不应是什么坏事。但是,不能不指出,中国新兴的环保运动理念和议程,不仅基本来源于西方同道,而且严重受其中极端派别、政治支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亦步亦趋。因此反映在实际宣传和行动目标上,就是越来越激烈偏执的反工业化、反城市化、反科学化。而最值得担心的就是,在媒体一边倒的舆论压力下,各级政府也越来越多的向这种反智化倾向让步妥协,继续发展下去,很让人担心,中国会不会陷入“宁要环保的草,不要发展的苗”这种极端环保主义的陷阱。

就以近年来国内频频爆发的反PX项目活动为例。PX,中文名称对二甲,是涤纶的主要原料,而涤纶又是最重要的合成纤维之一,2010年中国的涤纶产量占了全部化学纤维产量的81.4%,其重要性不用再多加解释。由于国内PX的产量不足,每年都不得不大规模进口。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台湾都是主要的PX出口者,无不在中国的旺盛需求里赚得盘满钵满。最可恨的是,PX实际是化工产品中毒性非常小的一种。同等条件下,PX工厂对于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险,甚至小于加油站,但是在媒体和公知们掀起的一波波反PX狂潮下,不明真相的恐慌群众一次次强制阻止了国产PX项目,真是令每个知情者都亲者痛,仇者快。

拥有一个最优质的环境确实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但我们同时都有很多愿望,任何理智正常的人都明白,人们只能在自己的愿望中,根据轻重缓急做出选择和放弃。要求严格执行环境法规完全正确,但要求放弃“可能”造成污染的产业,推迟城市化进程,无论再怎么喊“宁愿发展慢一些也不能遗害子孙”这类好听的口号,也不能掩盖其实际的荒谬。

更实质的是,他们真的愿意接受“发展的慢一些”吗?事实上,根本不愿意!大部分媒体宠儿的大V和公知们,要求的恰恰是一步登天,明天就要在所有方面实现赶英超美,否则就是政府失职,体制缺陷!而他们本人更是要开大排量汽车,要坐头等舱飞机,要住豪宅大屋,至于这会比普通人多排放多少PM2.5,多消耗多少能源,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Who care!

但人们都明白,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哪怕是自觉已身为精英成了中产,上班在高级写字楼里,只要个人生活和工作的根基还是在中国,那就终归是休戚与共的关系。无论是用环保,还是其它什么借口,干扰、破坏了当下中国冲破中等收入关隘的最好时机,甚至强行颠覆将中国带上了世界工厂位置的体制,绝不会给十几亿中国人中的绝大多数,带来一丝一毫的利益,甚至大部分的媒体人和公知们届时也会发现,当帮着把体制、把中国出卖干净之后,他们原来比别人更不值什么高价。

注1:根据《中国历代森林覆盖率的探讨》认为,1840年前后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只剩17%左右,到建国时更已下降至12.5%,而据2009年林业统计,当年全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恢复到20%以上。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