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爱心当如何释放

民间爱心当如何释放

摘要:国务院办公厅21日下发关于有序做好支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团体,未经批准近期原则上暂不自行安排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前往灾区;非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游客等各界群众在现阶段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在此意义上说,民间慈善对于灾后救援与重建的意义不容抹杀,只是需要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上,进行组织与引导。

国务院办公厅21日下发关于有序做好支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团体,未经批准近期原则上暂不自行安排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前往灾区;非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游客等各界群众在现阶段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新华网4月21日)

最初的震惊过后,官方和民间人士都在呼吁救灾专业化的问题,强调要帮忙不要添乱,尤其是在黄金72小时内,切莫以爱和善的名义影响了救援的质量。如此及时而重要的提醒,在十年前恐怕不可想象,也许正是有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积累起的经验和教训,公众在释放爱心时才会更加专业与自省,以灾民利益最大化为重。

爱心没有门槛,救助却有。在余震不断、交通不便的当下,亲力亲为的精神固然可嘉,但若仅凭一腔热血贸然前往,甚至占用了原本紧缺的资源,无疑是好心办了坏事。一边是喷薄汹涌的爱心,一边是理性严苛的提醒,无所适从的背后引出了一个更大的命题——灾后的民间爱心该如何释放?“坐着看”一定不是最佳的选择。

国家强力、社会组织与媒体报道从来都是灾后救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谁也无法代替谁的作用。灾难发生初期,以军队、消防为主的专业力量应当充当救援的主力,因为专业就意味着与时间赛跑时可以有更大的胜算。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者的介入可以发现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有效弥补官方救助的不足,在细节上完善救援。而媒体的出现,不仅可以迅速传递信息,而且可以在善款使用、物资发放等方面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在此意义上说,民间慈善对于灾后救援与重建的意义不容抹杀,只是需要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上,进行组织与引导。例如,震后第一时间需要发布关于周边道路情况的详细信息,让想要前去的人心中有数;建立网络平台,不断发布更新灾区紧缺物资的消息;对外地赶来的志愿者提供服务指南,并在培训、编组后有针对性的运往灾区……总之,只要通过有序的组织与引导,民间慈善力量完全可以与官方救助并行不悖,以更加专业的姿态理性地释放爱心。

基于对红十字会信任感的不足,中国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壹基金”成长迅速,短短几天已筹款上千万元,这是慈善竞争的结果,也对慈善组织的透明与效率提出了挑战。历史的趋势不可阻挡,只有越来越多信誉高、专业化的民间慈善团体不断成熟壮大,才能让公民参与救灾的爱心有所寄托,使浓浓的暖意早日抵达灾民的身边。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