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面对雅安地震灾难 我们要再信一次红会(2)

【案例】面对雅安地震灾难 我们要再信一次红会(2)

中国红会官网公示捐赠人

2013年04月21日,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了解到,目前接收的捐赠及捐赠人姓名(单位名称)已在中国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公示。红会承诺,捐款将全部用于灾区抗震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向社会公布捐款用途。

据悉,灾区紧缺物资仍为水、干粮、帐篷、蚊香等。妇女儿童用品等也急需。

台红十字会否认大陆红十字会要其捐款再进震区

针对21日有媒体报道大陆红十字会要求台湾红十字组织先援助500万人民币再进入四川雅安地震灾区一事,台湾红十字组织21日发布声明表示,此为错误报道,绝无此事。

声明说,台湾红十字组织于20日因应大陆红十字会提出需求,决定捐助500万人民币挹注灾区。依据大陆红十字会初步规划,100万元人民币将用于紧急阶段之救援及灾民安置、采购医疗药品、器材,台湾红十字组织将实时拨付;其中400万元人民币将用于灾后重建,款项将于提出细部规划后拨付,并将共同执行赈灾重建计划。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适切了解灾区需求,台湾红十字组织于21日决定,于22日傍晚先派遣三人评估小组进入雅安进而深入重灾区,此一评估小组的主要目的即是在了解需求,研拟后续因应方案,以便将台湾红十字组织捐助款项经由直接访视研议,做出更适切的运用建议。

声明说,台湾红十字组织以严谨的方式,为民众的捐款把关,所有作为均以人道为依归,期盼外界能够在灾难发生的当下,以人道为本,莫将人道赈济工作做出错误解读,引发莫需有的误解。

灾难面前,我们要不要再信一次红会

在芦山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国红十字会向社会公开发布救灾呼吁,希望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参与到灾害紧急救助当中来。中国红十字会在其微博发布了赈灾信息,但微博网友对此并不买账,内容为“鸽吻”和“滚”的回复占据屏幕。对此,红会表示已经了解,并决定接受红会社会监督委员会的意见,“埋头苦干”。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救灾,微博暂“不去管它”。

在“郭美美事件”之后,红会虽然客观上做过一些努力,但显然还是不能让人满意。未能进行脱胎换骨改造的红会,仍然深陷“塔西佗陷阱”之中——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就在这个时候,芦山地震发生了,红会作为专业的慈善救援机构,在经历舆论炮轰之后再次面临着灾难的检验;与此同时,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所有的公众面前:面对芦山地震,我们要不要再相信一次红会?

按照国际惯例,当灾情达到二级及以上,红十字会发出国内救助呼吁,达到一级,发出国际救助呼吁。四川芦山地震的灾情已经达到一级标准,因此红会发出了社会救助呼吁。可是,“伤不起”的公众真正积极响应的似乎不多,这不仅体现在红会微博上满屏的“滚”字,更体现为实实在在的捐款数据。据悉,在芦山地震首日红会共收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个人善款累计835笔,共计142843.12元;而壹基金同日经确认的救灾捐款已经超过千万元,此外还有一些意向性的捐款尚未确认。

众所周知,像地震救灾这样的事情,不仅需要有满腔的慈善热情,更需要有专业的救援知识和经验技能,所以,一般社会车辆或者民间慈善组织的车辆,暂时根本就进不了灾区,更遑论给灾区送去各种当下十分紧缺的物资。而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分工,红十字会参加的正是芦山地震群众生活保障组、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组等急需得到社会支援的工作。

大灾大难面前,一方面我们当然要肯定民间慈善的重要作用,但一方面也不能否认专业慈善组织的贡献。要知道,公众通过红会的救灾捐赠,其实是要借他们之手送达灾区同胞手中,以解灾区燃眉之急。而且,红会已经公开承诺所募集款物管理使用全程公开透明,救灾工作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将全程接受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公众当然可以继续对此表示怀疑,可是我们不能因为对一个组织的不信任,而放弃对芦山地震灾区同胞的帮助。

或许有人会说,“我哪都不捐,真想捐的话直接送到灾民手里”。问题是,我们现在怎样才能够将救灾物资“直接送到灾民手里”?如果我们都拒绝向红会这样有资格进入灾区的慈善机构捐款,那么灾区同胞怎样才能及时得到帮助?

地震救灾面前,我们应该抛弃所有的成见;我们宁愿呼吁人们再信一次红会。对红会而言,这本身也是一次公信力的考验:如果这次办好了,也许能够重新挽回信任;如果继续让人失望,自可以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