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明:回望征程心坦然

侯世明:回望征程心坦然

核心提示:

在侯世明的工作日程表上,几乎没有节假日,他深深感到,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是与他相濡以沫30多年的妻子,和他最疼爱的独生女儿。多少次妻子生病的时候,他不是在外开会就是远在飞行试验现场;当女儿初为人母,需要父亲送去关怀时,他却又要踏上前往晋西北的路程。“等我空闲下来,要重新回顾一下自己经历的研制工作,当时没来得及探讨清楚的问题,需要学习些新知识,再做些深入的思考,把四五十本笔记整理一下,对自己是一个提高,如果后来人感兴趣,也可供他们参考。”侯世明经常意味深长地对工作在他身边的同志说。

侯世明:1937年10月出生于沈阳,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员。现任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国家两重点型号总设计师。

1989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并授予他“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国防科工委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2006年,他荣获

 

“航天事业五十年杰出贡献奖”和“中国航天基金特别贡献奖”;2007年,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

历史总是充满着偶然与巧合。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了漫长的八年抗战。这一年的10月11日,在已沦为敌占区的沈阳的一个普通人家里,一个男婴出生了,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喜悦。

1957年,这个在硝烟中成长起来的热血青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在1962年大学毕业时毅然奔赴祖国西南,投身于我国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创业队伍中,开启了他为之奉献一生的航天事业。

他是我国第一代固体弹道导弹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曾建设性地提出了固体弹道导弹的设计思路,为“陆海兼顾”的基本型武器装备研制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为固体弹道导弹基本型、系列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型号的总设计师,他在我国第二代固体弹道导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第二代固体弹道导弹实现精确制导做出了特殊贡献。

他,就是我国高新工程两个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侯世明。

今天,这位头发花白、年已七旬但精神矍铄的专家,仍然奋战在航天事业的最前线。

志存高远 意守平常

上个世纪40年代,侯世明的父亲在战乱中用自己宽广的肩膀庇护着他们兄妹的同时,也一点一滴塑造了侯世明面对困境,乐观积极的品格。

1947年,侯世明10岁了。转眼间,昔日懵懂的顽童已经成长为懂事的少年,伴随着体格增长的同时,他对知识的渴望更是日益增强。

父亲虽然没喝过多少墨水,但依然认为,要立足于社会必须要有知识、有技能。尽管家境贫寒,但是他的父亲仍然决定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求学。

父亲语重心长的教导成为侯世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他没有让父亲失望。由于成绩拔尖,他在小学和初中各跳了一级。195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二中。

三年后,侯世明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多年来,在侯世明心里一直梦想着能到国内首屈一批的清华大学深造,然而就在他为自己多年的理想奋斗的过程中,1956年冬天,学校老师郑重地提出,希望他能到军工专业院校学习,学成后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侯世明经过慎重考虑,放弃了个人选择,毅然响应学校号召,服从学校安排,踌躇满志地报考了北京航空学院。这是他人生中做出的第一次选择,同时也是他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次选择,从此,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心系航天 献身国防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1957年,侯世明顺利考入北京航空学院,他如愿地抓住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机。

大学期间,侯世明如鱼得水,汲取着母校传授的丰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最初,他主修航空发动机专业,一年后,转入火箭发动机专业。那个时候,他对专业没有明确的概念,只是觉得非常奇妙。

侯世明大学毕业后,正值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初建之时,国家急需航天专业人才,尽管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但是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理念的引导下,他还是毅然奔赴祖国西南,投身于我国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创业队伍中。

一个只有15人的火箭发动机班,毕业后就有一半人和侯世明一道打起背包,登上了南下的火车。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

当时,我国的国防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比较落后,在技术馈乏的背景下,侯世明所在的团队兢兢业、勇于创新,在国家“动力先行”的方针鼓舞下,奋力攻破了固体发动机的一项项技术难关。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起步型号的选择上,侯世明大胆提出了暂停当时发展潜力不大的型号研制,以中程潜地导弹为突破口的创新想法;70年代中期,他两次向张爱萍、钱学森等领导汇报了适应当时国情的固体化、机动化的发展思路;80年代中期,他撰写了关于改进某型号的建议,得到张爱萍的重视。在《某型号研制工作总结》首发式上,张爱萍还满怀深情地讲到:“早在1975,就有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向我们提出了走固体化的建议,今天已经实现了,我们不能忘记他。”

荣誉纷至沓来,侯世明却始终保持淡泊的胸怀。他总是说,是他的团队铸造出了一个个奇迹,是他们为我国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形成基本型、系列化发展的格局做出了重大贡献。

临危受命 不负众望

人类的科技征程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伴随着艰辛。对于中国航天事业而言,成功的背后更是饱含着无尽的汗水。

上世纪80年代,某型号水下发射试验失败后不久,侯世明所在的四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当时,侯世明被任命为四部副主任,主管技术工作,随后又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该型号副总设计师。压力之下,毫无退。经过周密的分析,他迅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型试验研究,为后续试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后续的水下发射试验中,他作为试验任务总师组成员、年龄最轻的副总设计师,亲自下艇,全权负责水下发射技术问题的处理和决策。他凭着对技术的透彻了解,正确处理了发射前的异常情况。该型号研制的成功,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技术的空白。1989年,他被国家人事部授予“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

上世纪90年代某型号连续两发飞行试验失利,这使整个型号研制面临空前困境。在这种形势下,侯世明凭着对四部的深厚感情和对全体职工负责的精神以及不搞好四部决不罢休的决心,接受了院领导的委托,于1993年8月挑起了四部主任的重担,那一年,他已经56岁了。

在出任主任后的第一次中层以上干部会上,侯世明没有讲更多的大道理,而是一针见血地分析了四部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四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来激发大家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在侯世明的带领下,新的领导班子针对四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团结、务实、自强、进取”的四部精神。他深知,对于一个新型总体设计部而言,“管理”和“技术”是立部之本,不能有任何偏废。白天,他是四部主任,为发展深谋远虑,处理繁杂的行政事务;晚上,他是老总,心系型号的每一个技术细节。

曾任四部工会主席的吴文娟至今依然对侯世明办公室里的“长明灯”记忆犹新。两人办公室相邻,吴文娟离开时,经常都看到侯世明办公室的灯是亮着的。看着侯世明如此辛苦,吴文娟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上前敲敲侯世明办公室的门,友好地提醒到,侯主任,您该下班了。侯世明回答,还有一会就走。

很多打算离职的年轻人留了下来,“人浮于事”的状态逐渐改观。大家都说,跟着侯主任干,有奔头!

凭借深厚的技术功底,敏捷的思维能力,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侯世明带领四部职工走出低谷,实现转变,在研型号取得飞行试验成功并顺利定型,预研型号及时立项,外贸工作获得新突破,经济总量年年攀升。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