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官民默契”基础是什么?(2)

中国的“官民默契”基础是什么?(2)

图一

图 1

接着看图2,这是同类新闻在4月16日下午3点到17日凌晨1点的走势,请注意,对比纵坐标的数量刻度:图1中衡量刻度为5000,10000,15000;图2中衡量刻度为100,200,300,400。撇开作息时间的影响因素,只能说,对于这些被收入谷歌新闻的媒体来说,波士顿马拉松恐怖袭击事件真不算新闻,川流不息近似24小时不间断关注此事件的新媒体空间里也没有提供什么太多的新闻线索,因此真心是不值得去报道的。类似地的,建议还可以自行手动检索德克萨斯州化肥厂爆炸导致数十人死伤事件的新闻传播轨迹。

图二

图 2

相信“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西方媒体呈现出此种有趣的曲线,期间透露处的意味,无疑比第一种意义上的协调一致更加令人咀嚼和回味,特别是再考虑到西方国家强力推销“人咬狗”和“新闻自由”等理念给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时,就更加值得回味和思考了。这两幅图从新闻传播的数量级角度说明当美国遭遇恐怖袭击时,媒体在报道时采取了克制的态度,没有给政府施加更多额外的压力,这可以看作是另一种的“默契”或者说“一致”。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