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出现新“古今之争”

为何会出现新“古今之争”

孔子学院目前已经如同雨后春笋,在全球各地铺展开来。从授课内容来看,汉语汉字无疑是其首要内容,孔子、书法、长城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亦在其授课名录之内。与之相反,中国现当代的文化符号,诸如科技名人、流行文化等未曾得到足够的关注。对此,我们所存的疑问是,究竟什么才能代表中国文化?隐现于历史流转之中的“古今之争”似乎又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跃上舞台,其中所裹挟的传统文化认同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纵观西方历史,保守与激进、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论争始终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古今之争”在欧洲绵延了几个世纪,究竟是厚古薄今还是厚今薄古始终僵持不下。直至“现代性”作为一个全新的文化符号跃入论争双方阵营,“完整的人”这一理念才全面压倒了“全能之神”,为理性祛魅之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样,在中国这一论争也从未断绝——从明朝前、后七子的“古今之变”,到史学大家章学诚的“古今时异而理势亦殊”都在宣告着国人对崭新时间观、世界观之思索。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强烈的民族危机所带来的文化危机推动着“古今之争”走向高潮,全新的进步历史观最终打破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局面,由此也带来了全新的时间观念与生活形式。跨入 21世纪之后,充满“共时性”与“共通感”的全球一体化仿佛一列喧嚣向前的火车,带领着我们奔向更高的建筑、更快的速度和更远的空间。步履匆匆的现代人哪里还能得那“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情致?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犹如纷飞的碎片,华丽地跌落于奔腾列车穿越过的高峡低谷、山川湖泽,令人无处捡拾。

当下,凝聚在文化符号之中的吉光片羽,却以顽强复苏的形态重新聚光于人们眼前,十分令人惊喜,同时也昭示了全球范围内反思“现代性断裂论”的持续成果。有机的民族文化以其恢弘壮阔的历史感与绵延千年的时间感重新撞击了现代人平面化的心灵空间,对精神“原乡”的找寻,引发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之潮。不同文化符号的排列组合,为人们编织出了自身与国族、国族与世界的不同认知图谱,而代代相续的文化之传承又不断累积出文化符号的经典内涵,供人构建个人在历史中的位置以及灵魂的安放之所,不至于在阔大无垠的现代性时空中流离失所。曾经在无数次“古今之争”中落败的“古”之韵味开始在人们的“慢”生活中得到烘焙和滋养。“超验意义上无家可归的人们”开始踏上“古人与来者”的“天地悠悠之旅”:在殷墟之旁叩问龟壳兽骨玄妙之辞,在兰亭之畔静听曲水流觞之妙,在惠风之中共舞孔门教化之道,在燕山之地凝望古长城绵延之态……

因而,传统文化符号之上所承载的历史厚度,恰恰平衡了现当代无深度、平面化的文化符号之虚空。传统文化符号与流行文化符号之间的对阵,不仅凸显了“古今之争”的新时代内涵,亦凸显了当代青年精神价值追求与物质文化享受之间的双重面相。滚滚向前的现代性列车上应该搭载一列通往民族文化传统的回程车厢,通过每一次的回味与对话,每一次的体验与沟通,追思民族博大之光、艰难之旅与立身之本,如此而不至于迷失未来前进之方向。

龙应台曾就美国的青年有过这样的评价:“但见他们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轻轻松松地面对每天升起的太阳,我觉得不可思议。这样没有历史负担的人类,我不曾见过。”历史对于个体而言,究竟是一种重负还是一种积蓄?比照中国之现实,中国青年之任务尤重。如何承续历史之复杂厚重,在艰难与没落以及荣光与自豪的历史遗产中,形成独有之担当,直面当下的世界局势,创造新的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经典符号。切望深矣。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