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餐桌风险”须让农民抱团

控制“餐桌风险”须让农民抱团

摘要:出口产品质量上乘,内销生姜农残超标——“山东毒姜”事件中表现出的“内外有别”让不少网友感到“莫名悲愤”,也再次引发了舆论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大声疾呼。从长远看,只有让更多的农户告别单打独斗,抱团创业,市场监管的成本和农产品生产流通成本才能降得下来,“餐桌上的风险”才能真正变成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出口产品质量上乘,内销生姜农残超标——“山东毒姜”事件中表现出的“内外有别”让不少网友感到“莫名悲愤”,也再次引发了舆论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大声疾呼。

的确,对于部分黑心农户在农产品中“下毒”的行为,不但应予谴责,还要依法严惩;对于一些监管部门表现出的管理缺位、不到位现象,也必须促其反思、立即整改。但是,整治了“毒生姜”,会不会还有“毒黄瓜”、“毒大米”?山东按下了“葫芦”,其他地方还会不会再“浮起瓢”?公众对食品安全提着的心何时才能真正放下?这些问题一时仍未有解。

要真正管好“餐桌风险”,我们不妨研究一下“毒姜”事件中的“内外有别”:同样的产品,为什么出口的不敢做手脚,内销的就敢掺假使坏?表面上看,这是因为国外监管严格,执法认真,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营销方式的差别:出口产品大多由外贸代理商集中收购,与国外进货商统签订单,建立长期供销关系,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行为,单个农户不可能跑到国际市场“摆摊设点”。这些企业,一旦在产品质量和商业信誉上出现纰漏,其面临的无疑是“灭顶之灾”。

反观内销农产品市场,“小而散”经营、农民单打独斗闯市场的现象总体仍未改观。多数农产品还是通过“小生产”、“小作坊”、“小商贩”的方式流通到市民手中。这样一来,单打独斗的经营者无力对抗市场的“潜规则”,当别人采用某些“手段”降低成本时,你不跟风就是赔本;而对于监管部门而言,面对千千万万的生产经营主体,就是编制、人手再多,恐怕也无法一一查验过来。

从国外经验来看,农业规模经营、农户合作经营和农产品企业化生产营销,已成为农业基本形态。英国最大的农业和食品企业英联农业,不仅负责全国80%以上农户产品收购、市场签单,而且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农户在其中成为只须按标准生产的“农业工人”,如果国内的农户也能如此,他们何必费劲在自己的产品中搞什么“猫腻”。

当然,不是说规模企业在食品安全上就绝对可靠,但是“法人”比起“自然人”确实更便于监管,自我“纠错”的机制和自觉更强,因为其“犯错”的代价更大。从长远看,只有让更多的农户告别单打独斗,抱团创业,市场监管的成本和农产品生产流通成本才能降得下来,“餐桌上的风险”才能真正变成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