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好向新,北京消费活力奔涌

向好向新,北京消费活力奔涌

据7月26日《北京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北京消费市场亮点频频,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从商圈首店经济蓬勃发展,到演唱会的溢出效应掀起全城热浪,再到特色消费街区建设加速推进,北京正以多元消费新体验激发城市新活力,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迈向新高度。

北京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服务性消费额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4.7%。其中体验式消费备受青睐,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向好向新的重要力量。

首店经济激活消费新动能首店,作为消费市场的“新鲜血液”,是城市商业活力和时尚度的重要体现。以素有“首店收割机”之称的三里屯为例,今年上半年,这里新增近30家首店、旗舰店。今年1月三出山北京首店开业,这家火锅店便吸引众多顾客打卡。品牌方正是看中三里屯国际化程度高、辐射范围广的优势,以自然系火锅的差异化定位开拓市场。不只是三里屯,北京各大商圈都在积极拥抱首店经济。今年前5个月,全市新增落地首店近400家,累计举办首展、首演、首秀等活动近200场。首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商圈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引擎。这些首店以其独特的品牌定位、新颖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打卡消费。同时,首店的集聚效应也带动了周边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商圈的升级和转型,提升了北京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推动商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文旅活动掀起消费新浪潮。“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已成为当下许多年轻人的消费新选择。今年以来,北京演唱会市场持续火爆,上半年国家体育场举办万人以上大型演唱会28场次,吸引观演观众超154万人次。演唱会经济的溢出效应不仅带动了周边商圈的热度攀升,更在全城掀起了一股消费热浪。五月天演唱会期间,其成员卡通形象装置空降多个景点,吸引歌迷打卡;潮流品牌快闪店入驻西单更新场,零售额节节攀升。除了演唱会,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型展览等文旅服务供给也十分丰富,带动了文娱服务性消费额的较快增长。文旅消费的热浪涌动,反映了消费者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北京作为文化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和体验。文旅消费的兴起,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北京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街区焕新打造消费新地标。特色消费街区是城市消费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北京市特色消费街区建设加速推进,各区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商文旅融合新地标。丰台长辛店国潮时尚街区在“五一”假期全面亮相,千年京西老镇融入国潮元素,既保留了老街风貌,又引入年轻人喜爱的业态,传统与时尚完美交融,开街以来销售额超700万元,客流量超80万人次。海淀区中关村大融城西区,将曾经的中关村步行街、食宝街、家乐福旧址改造为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公园,开业以来销售额超7000万元,东区也在加紧改造,预计年底亮相。西城区的中海大吉巷,基于传统四合院结构打造开放式互动商业街区;延庆区的井庄镇乡村奥莱商街串联起柳沟村主街,打造“古城驿”主题消费带。特色街区焕新升级,实现了商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增添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商文旅融合的街区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消费品质和吸引力,也促进了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向好向新,北京消费活力奔涌。未来,要继续以创新为引领,以品质为核心,不断提升消费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宣讲家网 李军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王灿熙(实习)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