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十年中,两国在贸易、投资、旅游方面有着巨大的增长。从2008年以来,俄罗斯已经成为土耳其的首要贸易伙伴(仅随欧盟后)。2011年双边总贸易额达到三百亿美元,尽管土耳其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占这一总量的80%。俄罗斯还是土耳其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主要项目包括制成品、纺织品和一些消费品。土耳其在俄罗斯的商务投资超过七十亿美元,土耳其的承包商在俄罗斯完成了价值超过338亿美元的项目。两国政府已经签订了大量的协议,计划到2015年贸易额超过目前的三倍,达到超过每年一千亿美元(尽管大多数独立经济学家都认为这个目标有些不切实际)。两国间旅游往来在过去二十年间也大为扩展,并且在2011年4月开始实行免签证旅游后进一步深化。
双边能源关系反映了两国的一些共同利益,但这一领域同样存在竞争。土耳其的能源战略是在这种从俄罗斯获得有保障供给的需求与这种成为通向欧洲和西方的重要能源桥梁的野心之间寻求平衡。土耳其试图通过多样化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2011年占土耳其进口的55%)和石油(2009年至2011年间从进口的40%下降到12%)的严重依赖。
与此同时,俄罗斯控制从黑海到里海盆地区域的能源流向的努力威胁到了土耳其在扩展东西能源运输走廊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野心,尽管土耳其随后与俄罗斯发展了自己的南北能源运输轴。安卡拉支持南部天然气走廊(包括纳布科计划)的发展,以便通过土耳其向欧洲运送阿塞拜疆的天然气,可能最终还有土库曼的,以及更富争议的伊朗的天然气。莫斯科却同时在推动与之竞争的南溪管道,这是一条自黑海沿岸至保加利亚的海底管线。在推迟多年后终于在2011年与俄罗斯就南溪的路线达成协议,土耳其可以利用它在黑海的沿海专属经济区获得进口天然气价格上的优惠。尽管普京总统指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于2012年12月开工,并于2015年完工,南溪工程仍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和技术困境。土耳其仍在试图扩展来自阿塞拜疆的石油运输,但是纳布科计划若没有额外的财政支持和上游天然气供应很难成功。
建立萨姆松-杰伊汉石油管道项目的计划也在与土耳其及俄罗斯的协商中遭遇搁浅,按计划,这条管道连接哈萨克斯坦与地中海地区(途经俄罗斯、黑海、土耳其陆路)。土耳其希望萨姆松-杰伊汉管道能够减少途经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油轮交通,并强化杰伊汉石油中心的地位。然而,这个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质疑。
土耳其领导人能够与俄罗斯有效沟通,来促进经济合作及黑海区域的安全议题,并且抵抗了北约在这一带的扩张行为。安卡拉方面相信,与俄罗斯不断深化的经济、能源、安全合作为它扩展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提供了契机。然而,黑海区域的合作几乎没有为沿海国家提供实质的经济利益,并且在2008年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中没有成为成功处理地区冲突的有效运行机制。对于土耳其在格鲁吉亚战争之后提出的高加索稳定与合作平台的提议,以及在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明斯克小组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的尝试,莫斯科都反应冷淡,其中明斯克小组在寻求方法解决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相关的涉及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冲突。两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合作和免签证旅行上有所进展。
尽管经济与能源联系在不断加深、有高层次的政治接触、旅游发展、埃尔多安总理与普京私人关系密切,但鉴于对叙利亚及“阿拉伯之春”的不同立场,以及普京重任总统将产生的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及中亚的强硬政策对土耳其国家利益及穆斯林团体的损害,安卡拉的官员在重估两国的关系。
俄罗斯官方对与土耳其关系的定位似乎同样复杂。双边经济与能源合作无疑带来了显著的财政利益,并且为政治对话提供了支持。但在过去的两年中,对于安卡拉在中东与北非问题上与美国及西方紧密结盟的立场,及其对北约导弹防御系统的支持,莫斯科方面非常失望。一些俄罗斯官员与分析人士认为,俄土两国可能会在高加索地区有更为激烈的角逐。他们认为土耳其成为中东领导者的努力会落空,随之而来的就是土耳其将大量资源能源重新投入到高加索地区。同时他们预测,土耳其在正义与发展党(AKP)的领导下,将变得更伊斯兰化,而土耳其军方不再是世俗主义的有效堡垒,或成为埃尔多安政权的护卫队。一些俄罗斯人还担心,假以时日,土耳其与切尔克斯人及其他穆斯林团体在高加索、克里米亚和中亚的文化、宗教和教育活动将强化俄国及周边国家的激进穆斯林运动。
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关系已经到达一个艰难的转折点。两国政府都在试图将共同的经济利益及能源联结与不断升温的政治紧张局势区分开,但是这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2012年10月,土耳其政府强迫一架载有17位俄罗斯公民的从莫斯科飞往大马士革的叙利亚民航在土耳其降落,并没收了据称为军用雷达组件的物品。此事使两国关系产生危机。除非莫斯科选择与国际组织合作来推动叙利亚的政治转型,并扮演更具建设性的区域角色,否则,中东国家将乐见土俄两国卷入更激烈的影响力竞争,而在这一领域,土耳其更有优势。土耳其与俄罗斯似乎在近期能够较好的处理两者在高加索与里海盆地的分歧,但是从长期看,各异的能源与政治利益,以及持久的文化与宗教怀疑,似乎将使两位宿敌重起纷争,并且将伊朗卷入其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