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后,双边关系开始恶化,原因是俄罗斯支持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技术性的”延迟完成建造布什尔核电站,并拒绝出售S-300防空导弹系统。普京总统与内贾德总统相处并不愉快,明显仍因几年前关于处置伊朗核燃料的建设性提议的流产而心有余悸。与伊朗关系的恶化也触怒了莫斯科里很有影响力的亲伊朗利益团体,其中包括因此失去可观的武器订单的国防工业部门。但是,由于近些年来与华盛顿在军备控制、导弹防御、叙利亚及其它中东发展问题上的分歧持续加深,莫斯科已经找到了与德黑兰合作的新的切入点。
过去十年中,伊朗与莫斯科每年的双边贸易总量据估计已增至原来的三倍,但总量仍然较小--在2010年约为35亿美元。俄罗斯约占伊朗外贸总量的2.5%,而伊朗仅占俄罗斯的0.6%。双方政府都表达了将贸易总额扩展至每年100亿美元的愿望,但是这似乎对两方都不是首要事务,而且由于经济结构并不互补,潜在的戏剧性增长也似乎不可能发生。
俄罗斯与伊朗之间几乎可以量化的能源贸易。两国都在致力于开发里海的天然气储备,并且在2008年签署了关于合作发展伊朗油气储备的协议。在伊朗有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执行人员撰写报告,并钻研本公司的项目,但是没有任何商业产出的迹象。俄罗斯的公司或许能够提供提炼或其它伊朗缺乏并需要的能源技术,但是伊朗似乎不大可能真的向国外参股方开放能源领域。尽管布什尔1号核电站的竣工被拖延,伊朗已经开始让国有的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着手处理布什尔的附加核反应堆的建设了。(1992年的俄伊政府间协议首次正视伊朗四个核反应堆的建设。)
两国对里海的划界持不同立场。俄罗斯赞成的中间线方案将严重限制伊朗占有的里海能源的份额。虽然存在这样的分歧,两国仍都反对建设横穿里海的管线。尽管都反对这些开发里海能源的替代性方案,两国仍将对方视为自己在欧洲市场的长期竞争对手。伊朗与俄罗斯都是天然气出口国论坛的创始国与推动者,并占有全世界天然气储备的40%,但是政策合作的范围似乎非常有限。
尽管俄罗斯与伊朗在挑战西方主导的体系上有共同利益,但是他们仍在许多政治议题上产生分歧。首要问题就是莫斯科对待俄罗斯境内的穆斯林人口的政策。其次就是,尽管有他们的资助,但俄罗斯对伊朗核力量项目感到不安。俄罗斯面对西方与亚太地区仍有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关系要处理,而伊朗对许多国家的广泛敌意形成了一种不同的外交姿态。另一方面,俄罗斯当局发现伊朗在中亚地区打击贩毒的行动非常有效地瓦解了该地区的毒品贸易,而毒品贸易对两国的法律、社会秩序及公共健康都构成了重大威胁。
作为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带来的后果,伊朗确实在高加索地区变得更为活跃,以此来消减俄罗斯的影响力,并通过发展经济联系与能源通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德黑兰公布了在该地区的大量双边经济项目上的投资,采取措施推动来伊朗的旅游,并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争端上为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提供调停。尽管与阿塞拜疆的关系持续恶化,许多俄罗斯及国际分析人士认为,德黑兰在作出谨慎的决定以免在高加索给莫斯科惹麻烦。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矜持诱使莫斯科反对对伊朗采取进一步制裁。北高加索地区的叛乱者与外国武装是逊尼派萨拉菲武装分子,未与伊朗结盟,也未得到伊朗的支持。也有证据表明,在德黑兰的政权关键人物将高加索地区视为小问题,而更希望集中于中东和北非的影响力竞争,这才是他们眼中更有利可图的区域。尽管德黑兰与莫斯科短期内都在从中东持续的紧张局势中获益,但从长期来看,他们对阿萨德政权的支持,以及介入新政府的迟缓,将有损两国在该地区的地位。俄罗斯与伊朗都默认避免在高加索的冲突,并且支持关于里海能源线路的共同目标。尽管如此,鉴于两国持久的彼此疑虑和主要的商业竞争与政治利益,这对同盟关系的持久性似乎很有限。
通过联盟操纵美国利益
理解土耳其,俄罗斯以及伊朗联结的动态变换对于推进美国在中东、高加索、中亚的关键利益、调整平衡与此三国的双边关系是必要的。三国对另外两国的政策经常意在影响与美国的关系,并且或积极或消极地被美国的政策所影响。
鉴于俄罗斯与伊朗长期支持阿萨德政权,并担忧“阿拉伯之春”背后的政治势力,两国联合起来与土耳其、美国及剩下大部分国际团体对抗。伊朗将它与叙利亚的紧密联系及其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关系视为维持“抵抗轴心”以对抗以色列及其联盟的中心支柱。随着叙利亚内战与代理人战争的艰难推进以及更激进分子夺权,更广泛的冲突正在滋长,特别是考虑到叙利亚的难民涌入土耳其,以及多次边境炮击事件。土耳其很可能不经意被卷入与阿萨德政权甚至伊朗的战争,而这将触发美国与其它北约盟国的集体保卫义务。
为了避免这种后果,美国应该与土耳其及其它政府一道,在叙利亚北部确立一个有限的禁飞区与安全避难所来收留逃亡的政治难民。相关配合措施可以包括:进一步给予叙利亚反对派军事支持,同时采取新的外交努力,与土耳其、欧盟、俄罗斯及伊朗一起结束战争,并构画出叙利亚政治转变的进程表,也为莫斯科与德黑兰推动阿萨德政权退位留出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