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聘任制会打破铁饭碗吗?(3)

公务员聘任制会打破铁饭碗吗?(3)

聘任制公务员就相当于临时工(合同工),不管他们多么优秀、干得多卖力、成绩多么突出,也仍然是聘任人员,端的永远是“瓷饭碗”;而委任制、考任制、选任制公务员,其中一些人不管怎样庸、懒、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依然悠然自得地手捧“铁饭碗”,甚至于,有些违法违纪的公务员也只是被“罚酒三杯”,而不会被扫地出门。也就是说,聘任制公务员与其他公务员分属两条线,是两种不同的用人制度,相互之间根本不存在竞争关系,前者是能者上、庸者下的“合同制”,而后者照样是能上不能下的“终身制”,如此,聘任制公务员怎么可能成为“鲶鱼”?怎能指望用他们的“瓷饭碗”去打破其他公务员的“铁饭碗”?

聘任制公务员确实是一个好制度,但要让这个制度发挥预期作用,显然不能仅限于极少数公务员实行聘任制。只有大部分公务员都实行聘任制、合同制,才能真正形成竞争压力,才能使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逐步打破公务员“铁饭碗”,进而优化公务员队伍。实际上,在很多国家,除少数公务员实行委任制外,绝大部分公务员都实行聘任制,到政府部门当公务员与到一家企业当职员并无本质区别,端的都不是“铁饭碗”,都得尽心尽力才能保住饭碗。这恐怕是一种趋势,是我们要着手做的事情,可以选择一些地方试点全面推行公务员聘任制,以权衡利弊、积累经验,为公务员制度改革打下基础。(新华每日电讯)

公务员聘用制效果“微如星火”?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乃是大势所趋。通过公务员聘用制进入行政队伍,并且实行竞争性调任方式在理论上能够很好的“激活”僵化的公务员团队。虽然这种市场化激素首次使用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庞大臃肿的行政制度中,如果不能进行自我完善,那么只能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

首先,这种市场化聘用机制并不完善。从现行法律规范看,无论是公务员聘任的范围、聘任的条件与程序,还是聘任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抑或是人事争议的仲裁及司法救济等,都缺乏明细而完善的规范,而其中任何一个程序细节上的疏漏,都可能在实践中伤及到该项制度的公平内核。此外,虽然聘用合同具有合同期限,但是如果退出机制没有合理的标准,那么“铁饭碗”依旧是“铁饭碗”。

其次,“聘用制”与“终身制”并行,双重逻辑下的市场劣势地位。在行政体系中既有市场竞争上岗的人员又有终身行政的官员,两者在处理相关事务产生分歧时,往往前者将服从于后者。并且许多聘用岗位带有行政级别,加上极大的灵活变动性,产生腐败的可能性更大。市场与行政两种逻辑交叉运行所起到的效果让人质疑。

就整个公务员体制现状而言,这种微如星火般的制度革新,要想在根深蒂固的官僚制官场文化中“激起浪潮”非常困难,如今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完善聘用制,配合其他制度一同运行,从细节上不断弥补漏洞,从而形成一套区别于“终身制”的聘用体系,发挥其独特的效果,为僵化的行政体系注入活力。(红网)

公务员聘任制改革值得期待

所谓公务员聘任制,是指根据《公务员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按照合同制的方式聘用。江苏省的试点,将选择在部分行政机关、地区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进行,聘期一般为1到5年,聘任期满后合同终止,表现好的可以续聘。

近年来,公务员越来越炙手可热,每年的“国考热”可见一斑。全国参加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超过150万人,整体竞争比约为75∶1,人数是10年前的十多倍。2013年江苏省计划招录7662名公务员,结果有27万考生参加笔试,无论是招录计划还是报考人数都创下了历年之最。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说明公务员较之其他职业有诸多优势,包括:职业稳定,考上了公务员,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只要胜任工作、不犯错误就不会被轻易“拿下”;有职务晋升通道,公务员可以由“员”变成“官”,具有社会地位高、权力资源丰厚、公关能力强等诸多优势;薪金收入可观,公务员的薪水在社会上虽然不属于高的,但也不算是低的;福利待遇优厚,公务员不仅能够享受免费医疗,还不用缴纳养老保险即可保证退休后收入不降低……这些优势,是企业职工、其他工薪阶层和普通社会成员不可比拟的,当然也是不公平的。既然如此,就应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事实说明,公务员身份的终身制和福利待遇的特殊化,会使这个队伍缺乏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降低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许多公务员上班时间上看视频、炒股票、到娱乐场所消遣等,就说明了这一点。“缺少竞争,人就会有惰性”,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教授认为,“铁饭碗”很容易导致管理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他建议,公务员聘任制应尽快从试点转到推广。由此可见,只有把公务员的“铁饭碗”变成“瓷饭碗”,才能增加他们的对职业的敬畏感、危机感和责任感,进而提高政府机关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对于实行公务员聘任制改革的必要性,显然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已经意识到。目前,广东、上海、河南、兰州、青岛等地都已启动了这一改革的试点,但普遍采取的是“增量改革”,即原有公务员仍按老办法管理,对新增公务员实行聘任制。国内最早试点公务员聘任制的深圳市,目前聘任制公务员已超过1500人,且基本建立了公务员分类管理框架。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任务。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公务员聘任制改革试点的深入和推进,这项改革的成效将逐步显现。目前,我们所期待的是,改革步伐应进一步加快。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