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只招京籍”的弦外之音

揣摩“只招京籍”的弦外之音

近日,记者在北京大型招聘会、网络求职中发现,依然有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条件中设置了年龄、性别、户籍等限制,而一些应届生表示,即便招聘单位不明文规定,实际招人时也会有这些限制。多家企业只招“京籍”。(5月20日《新京报》)

尽管,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公布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要求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但是,面对699万应届毕业生,仍旧有许多企业在招聘中存在诸如“只招京籍”等歧视条款,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看,这些歧视政策根本没有把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和要求当回事,然而,在这些歧视政策背后还隐藏着更多弦外之音,不得不揣摩。

首先,表面上看,“只招京籍”的限制条款无疑就是户籍歧视,以及那些对性别、婚育等条件限制。这些限制条款无疑为“潜规则”盛行和权力寻租开了后门,对于毕业生来说这样的歧视政策也是不公平的,他们原本可以站在公平的立场之上,从机会均等上进行竞争。这样的户籍阻隔明显将非京籍的毕业生阻挡在就业门槛之外,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境况。从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也可以看出,这样的歧视政策不是一朝一夕存在的,而是一直都是就业公平的顽疾,根治也远非一次通知能够一劳永逸。

其次,“只招京籍”也不难看出用人单位追求稳定的价值观。在企业的思维中,北京的用人单位聘用京籍学生首先能够保证流动性问题,如果户籍是外地,就具备高度的流动性,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有所损失的。而同样反映出来的也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素质的时候忽略了对职业素养的教育,尤其是如今的90后毕业生们多对工作保持着随意的态度,说走就走。用人单位为了杜绝或者尽量减少这样的比例,自然倾向招录“京籍”学生。可以说,用人单位的歧视政策也来自于现实的回馈,是对于高校毕业生职业不稳定性的反应,并非仅仅是用人单位“找茬”。

最后,用人单位之所以牛气冲天地限定“只招京籍”在于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导致。全国699万毕业生的供给,面对着的是就业市场远远不足的需求。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自然就具备了话语权,他们自然也有理由违背中央的通知要求规定,制定了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歧视政策。这从根源上就在于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上,再加上中央的促进就业政策并没有严格的处罚措施和监管程序,也让用人单位钻了空子。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