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老龄社会:日本的难题和应对

超老龄社会:日本的难题和应对

田中光辅是典型的上班族。从郊区的家里出来,乘电车到东京市中心,几乎是每个工作日不变的程序。30多年来,街道没有变化,窗外的风景也没有变化,但舞台的主角儿——人变了:曾几何时,到处是喧哗的儿童和生机勃勃的年轻人,而现在,满目所见是行动迟缓的老人,街道上,车厢里,连不时闪过的公园长椅上,或坐或卧也多是银发长者……

日本老了。

日本 老龄化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第一个进入“超老龄社会”。政府、知识界、产业界对这个笼罩全球的阴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应对,而未来的问题,依旧像山一样横亘在面前。

“老人国”

日本是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女性平均寿命达到86岁,男性达到80岁。“长寿之国”的这个指标,作为经济发展、医疗保健水准提高的成果,令人艳羡。但如同奥维德《变形记》所一再展示的,问题严峻的“另一面”正逐渐显现:由于出生率持续降低,高龄人口不断增加,日本已经迈入老态龙钟的“超老龄社会”。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 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超过21%就可被视为“超老龄化社会”。

日本政府公布的2011年 《高龄社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0年10月1日,日本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2958万,占总人口的比率增至23.1%,日本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高达1430万,已占总人口的11.2%。

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估计,2015年老龄人口比率将增至 26.9%;2020年升至27%;2030年,超过三分之一;2055年将迎来老龄化顶峰,老龄化比率将高达40.5%,而且75岁以上老人将占到1/4;到2100年,日本人口总数为4959万,较2010年减少61.3%,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41.1%。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东京采访期间,对印象中的老龄化“色调”感受突出:日本航空公司的“空姐”,多数是“年富”的“老手”了;出租车司机也几乎都是老人,和映入眼睑的雪白座垫以及那双洁白得有点儿刺眼的“手套”相呼应的,往往是司机修剪齐整的满头银发,这和国内出租车司机多为青壮年还是有不小反差;在商店里、图书馆、公园里、超市中、公交车上,老年人的比例似乎比国内高不少。说进入“老人国”,也许并不为过。

作为一个老东京人,田中光辅感受更为深刻。他家的隔壁,住着一位90多岁的老娘,和她60多岁的儿子多年来一起生活。步行去车站的路上,要路过一幢幢“老龄公寓”,里边住的全是需要照顾的老人;田中的母校,自己上小学时有四个班,现在只有一个班了。不过田中说,这还是好的,很多社区的小学,由于生源不足,已经合并或者干脆取消了。

统计数字也印证了观感。一个由7名学者和10名政府官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发布研究报告:东京现在65岁及以上的人口约有270万;到2100年,东京的人口将减少到713万,约为现在的一半,而老龄人口将增加到32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5.9%。这意味着几乎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超过65岁!

研究显示,壮年人口减少,会导致财政吃紧,应对少子化及扩充高龄者福利将成为两大课题。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的宏观经济学名誉教授松谷明彦指出,东京的劳动人口将急剧高龄化,如果发展中国家持续经济发展,东京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或将会大幅下降。

在日本期间,记者一行曾驱车从东海岸的东京到西部山区的长野,收费站里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老年人;在旅馆里、餐厅里做服务员的,也大多是老大娘;在泡温泉的地方,店员是老人,遇到的旅客也多是耄耋长者。

记者几年前在北海道农村调查时,就发现从事农业生产、销售的几乎都是老年人了。当时听到的解释是,年轻人难以忍受农业的单调和乡村生活的冷清。现在据当地朋友介绍,情况更加糟糕:庄稼、蔬菜和果蔬,成熟以后也找不到劳动力采摘,农田很多已经撂荒了。

漫步乡间,时常可见“熊出没注意”的招牌。偶尔一、两个背着篓子的老人弯腰走过,身上系着的铃铛发出优美和谐的声音,“丁光”,“丁光”,渐渐消失在漫无边际的寂静之中。

街道上行人稀少,饭馆商铺生意冷清。一些寺庙,因为没有施主而荒废;农村的一些民俗节日活动,因为参加者过少,难以为继。川端康成的名作《我的美丽的日本》,在记者脑海中变成了“我的寂静的日本”。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