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梦的认知与期盼

对中国梦的认知与期盼

摘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建设幸福中国,维护好、实现好全体人民的幸福,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永恒的价值追求。自信中国,就是指国家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民族不断强盛而形成的积极、自信、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基于这一基本内涵,笔者认为,中国梦具体来说至少包含富裕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自信中国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五个方面各有侧重、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反映了对中国梦的五种认知与期盼,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梦五种内在的价值标准,立体展示了人们对中国梦的多面感观和多种遐想。

富裕中国,就是指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经济生活方面的总愿景。改革开放之初所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就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化代国家。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并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时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富裕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个十分突出、鲜明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全体中国人追求的梦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富裕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富裕,不是一部分人的独享大餐,而应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共同盛宴;富裕,既指国库丰盈,国家经济实力强盛,亦指人们钱袋鼓满,生活水平节节提高,处处呈现一派生产发展、市场繁荣、消费旺盛、安居乐业的景象。当然,富裕更广义的内涵,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裕,也包含文化及精神层面的富有与充实。早日建成富裕中国,是国家的战略任务,也是人民的共同期盼。

和谐中国,就是指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国家安宁。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总愿景。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乃至和谐世界,是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景和衷心祝愿,也是党和国家的神圣使命。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发展进入关键期的时代进程中,我们党及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和要求,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正确决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经济体制和利益结构的多元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意识形态和文化生态的复杂化,社会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将处于矛盾的多发期、凸显期,稳定局面将持续受到严峻考验。我们讲的和谐,主要是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实现人际关系和平、和睦、和乐的状态,从本质上讲是异质共存、矛盾统一,分别讲就是在思想上求同存异、在利益上抓大顾小,在关系上和平共处,在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上尊重多样性。当前,从微观到宏观,从小范围到网络化,从和睦家庭到和谐邻里、和谐社区,从和谐乡村到和谐城市、和谐地区等,一系列和谐社会建设工程正在逐步深入开展,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建设和谐中国,事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必然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