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博雅教育”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2)

【案例】“博雅教育”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2)

美国

在美国,坚持博雅教育的高等学院仍然拒绝职业性的教育。专注于博雅教育的教学机构被称为「文理学院」,其毕业生要在其他的学院如专业学院才能得到专业的培训,例如:商业、法律、医学、神学等等。

美国境外的学院都受到了这些美国高等学院启发,包括德国的欧洲博雅学院。这类型的教育未曾在英国出现,连博雅教育一词都很少被谈及。反而澳洲墨尔本维多利亚大学提供两年制TAFE文凭课程(博雅文凭课程)。

香港

在香港,以博雅教育为宗旨的唯一一所大学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2008年香港教育统筹局于高中课程引入博雅教育。

全人教育:通识教育改革的方向

通识教育又称博雅教育,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后来尤为盛行于英美。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自由人文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文底蕴、社会关怀、公民美德以行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当今美国的博雅教育更主张学生拥有开放的、发展的、世界的文化视角,能分享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相继被留学归来的学者引入中国的著名高校,并在北大、复旦、中大等地开展实验,最近著名学者甘阳等人所推动的通识教育讲习所也是其中的一例。

但让人担忧的是,国内对通识教育的引入大多只是停留在“零敲碎打”的层面,因此难以真正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单单引入通识课程或者只是强调读经典原著,反而会使得很多学生以为这一类训练纯粹为培养精神贵族,而并不能使自己有信心面对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这一类实验有的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无疾而终,有的则被视为花瓶或者说是与国际接轨的“象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学校更荒唐地以为把类似哈佛等名校的课程表拿来依葫芦画瓢就是通识教育了,而一个立足中国本土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能够全面发展,却从未得到切实的关注。

这种快速引入最可能忽略的,是通识教育本身恰恰必须是整体的综合的教育,而非单单引入某门课程或者某类书单。根据笔者在美国对通识教育的观察,其最核心的要素有两点:一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需要朝夕相处,就学生的成长进行长期的密切的交流。这也正是为什么美国最优秀的通识教育的学校不在哈佛、耶鲁,而是出自类似于威廉姆斯这样的小型学院,在那里一门课通常十个学生已是大课,老师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和本科学生一起读书、讨论以及合作研究。仅仅在时间投入这一点上,正是国内的高校老师甚至包括推广通识教育的老师本身所缺少的。离开了这一点,搞再多的通识教育课程,读再多的原典,都不是原汁原味的通识教育。而缺乏能够长期深入地与学生交流和分享的老师,这才是整个通识教育事实上难以在中国推行的软肋之一。

通识教育的另一点核心要素,是整个学校要以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最优条件为使命。哈佛的本科生教育在一定时期的衰落,正是因为学校过多关注商学院、法学院等职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它也是在最近才开始全面地反省。就笔者观察,在美国的自由人文教育有三个部分相互关联:首先是教学体系的安排,它强调文理交融、核心课程、原典阅读等,这在国内的通识教育中多有介绍;第二部分是所谓的宿舍文化,相关的导师和舍监会在宿舍内部跟学生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密切交流,学生也以宿舍为基础自我组织各类活动和讨论,这个部分是国内比较缺乏的;第三部分是学生组织大量社团和参与实习,积极投身社会服务。这三类活动相辅相成,需要得到教授、管理职员乃至校友的大力支持。

而国内在通识教育的引入过程中,目前还主要是哲学家们引入了理念,但引入的技术和内容跟理念本身似乎有南辕北辙之嫌。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在理念和具体操作之间还缺乏社会学意义上的操作守则,从而使得通识教育改革的应用缺乏重要的逻辑上的一环。笔者根据自己在所处大学进行的实验,认为以下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一是通识教育强调对审慎思考能力的训练。审慎思考的能力强调对于前人的观点要有自己周密的推敲,并尤其要有批判性的思考。这样才能使原典阅读不至于成为学生作为精神贵族的炫耀资本,而是真正能够训练他们的思考能力。

二是通识教育强调审美愉悦的训练。通识教育力图使学生不仅仅获得功利上的满足,也能从对世界万物的欣赏中收获审美的深层喜悦,从而完善身心。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则,通识教育需要从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并应该引入大量的美育学习机会,这样的教学不一定在课堂上,而可能是在博物馆、美术馆乃至大自然之中。

三是通识教育强调社会关怀。如果说前两者是培养学生个人的人文底蕴的话,那么强调社会关怀则是希望培养学生和社会各阶层的联系,尤其是让他们能够了解社会的问题、冲突以及变迁。因此通识教育的内容还应该包括在服务中学习以及参与式的田野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接触现实并从中得到反思。

四是通识教育强调公民美德的培养。通识教育的学院会支持学生开展各类辩论、演讲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社会议题的讨论,让他们从中学会平等参与、对社会的责任、对于不同观点的宽容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

五是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在社会上的行动能力的培养。它鼓励学生举办社团,进行社会实习,学习在人与人之间如何进行情感沟通并相互合作。

由以上这些原则来看,这样的教育难以只用“通识教育”来概括,而笔者更愿意用“全人教育”来指代。在国内当前的大学情境下,这样的全人教育显然难以在大学层面进行整体改造,但是却可以立足于现有的大学教育体系进行更多的小规模整体性的教学实验。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在一个大学中寻找一个或者几个有志于通识教育的教师,以1比10的比例配备相应的志愿参与的学生来组织这样的实验。实验应该保证学生和老师的密切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组织通识课程和原典阅读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参与式研究和在服务中学习,进而支持学生自我组织社团和鼓励学生在社会关键部门参与实习。毫无疑问,全人教育的方式不必一个模式或一个标准,它们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保持本土的特色及自我创新,它们分享的只是共同的理念和相似的原则。

简言之,大学教育改革需要以全人教育为方向,以能够投入的教师和志愿参与的学生为核心,以整体性的小规模实验为方法。它成功的标志不在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立,它最终的成就是培养出全面发展同时又担负起这个国家责任的人才。大学之大,不是在于它有多少大师,而是在于它究竟培育出多少杰出的学生,多少栋梁之才。大学教育的方向正应如此。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