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写作地位及文风

领导讲话稿写作地位及文风

讲话稿的写作地位

重视讲话是我国一个悠久的历史传统。一句话既可以讲得人跳,也可以讲得人笑。两国之间,话讲得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话讲得不好,就可能兵临城下、刀兵相见。这在《左传》、《战国策》里面都有大量的记载。六经之一的《尚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散文集,保存了夏商周三代最高领导人的很多讲话稿。封建社会历代帝王的圣旨、诏书,可以说都是讲话稿。儒家创始人孔子,他的讲话稿由后学弟子汇编成《论语》。《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著作都保留了大量的原始讲话稿材料。所以,在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善于利用讲话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思想家善于通过演讲来推广自己的学说,从而引领人们思想的发展方向。这一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极其深远···【详细

 

文章五诀

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等等。所以文章之法就是杂糅之法,出奇之法,反差映衬之法,反串互换之法。文者,纹也,花纹交错才成文章。古人云:文无定法,行云流水。这是取行云流水总在交错、运动、变化之意。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人看;形式死板,没有变化,也没有人看···【详细

 

多言无力

把文章写得又短又好,殊为不易,除了要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严谨态度,还必须做到胸有大丘壑,厚积薄发。胸有大丘壑即胸有全局。古人论画,主张“未曾画竹时,胸已有全竹”。写文章亦同理。如此,方能海阔天空,纵横捭阖,方能举重若轻,言简意赅。厚积而薄发,是大文豪苏轼首先提出的,周恩来总理将其阐发为“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历代登上创作高峰的名家大师,都是厚积薄发的信奉者、实践者、倡导者。厚积,言其多,但不是为多而多,而是为了多中求少,为了提炼和浓缩。薄发,言其少,但不是单纯的量少,而是化多为少,以少总多,就像塔之尖、斧之刃、山之峰。厚积为了薄发,薄发要求厚积;厚积乃薄发之基础,薄发是厚积之精华。丘吉尔被誉为20世纪八大演说家之一。有一次,一位演讲爱好者问他:“如果你做两分钟时间···【详细

 

文采也有力量

我们开展工作,离不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需要把道理讲清楚,把要求说明白。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肩负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崇高使命,更应当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质量上乘的精神食粮。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艺术。语言风格正是一个人理论水平、行为方式和文化素养的体现,文采则是语言文字闪射出的熠熠光芒。古人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采,对于讲话和文章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不可缺少的追求。没有文采的东西,往往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的后果。文采是一种自然的声音,如泉石流韵···【详细

 

以短为荣

有的报道越抻越长,内容却越写越空,这是不少读者对媒体的一种批评。而有的媒体对读者的这种批评往往不以为然,甚至认为篇幅越长就越有分量、块头越大就越有气魄。

其中的是非很值得一议。

报道长短是个相对概念,也不是判断优劣的唯一标准。长未必啰嗦,像写焦裕禄的通讯很长,但读来不嫌其长;短未必精练,有的短消息四五百字,但空洞无物,读之味同嚼蜡。报道长短更不是不论什么作品都限定一个字数定量,当长则长,当短则短。报纸文章总是以短为好,提倡以短为荣,实质意义是,报道应尽可能用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思想内容。以质量赢得读者,不以篇幅虚张声势···【详细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