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通胀”使“读书无用论”抬头

“学历通胀”使“读书无用论”抬头

摘要:今年并非所有高三应届生都参与到这场规模达到912万人的高考中,许多人在没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考对改变命运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是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高考的主因。

观点碰撞

今年并非所有高三应届生都参与到这场规模达到912万人的高考中,许多人在没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据教育专家测算,今年大约有100万应届生不参加高考。(据《广州日报》6月7日报道)

百万学子弃考,有多重原因,媒体早有调查和分析——有的是中榜无望而主动放弃,有的是出国留学另寻阳关道,也有的是选择直接就业。根据2012年的调查,因中榜无望主动弃考者不足一成;因出国留学选择弃考者也仅在二成左右;而因就业难而弃考者高达64.6%,农村学生弃考现象尤其突出。

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考对改变命运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是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高考的主因。但是就业形势为何严峻?社会经济大环境不佳其实只占一个较小的比重,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持续扩招,高考录取率连续多年达80%以上,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扩增,导致“学历贬值”。用工单位不断提升招人门槛,前些年还是“本科以上”,现在“重点大学毕业”已属基本条件,那些好不容易才考上“二本”“三本”的农村子弟,毕业时面临失业压力。说白了,我们已经迎来了“学历通胀”的时代。

现在社会上随意打一份工,就能有两三千元的月收入,与那些普通院校毕业生的“身价”几无差别。而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社保也不再仅仅靠学历才能享有。加之大学教育成本之高,导致许多农村学生宁可打工也不上“三本”院校,新“读书无用论”已渐渐抬头。

从成本与产出对比角度来看,“读书无用论”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这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不重视教育,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于国家而言,知识中国的建设、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速度会因此被拖缓。面对全球化国民高等教育的趋势,如何让弃考之事减少?如何提供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教育机会?这是高等教育体系需要面对的问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