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东莞寮步镇的牙香街,浓厚的岭南风格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新华社发(易建摄)
据8月11日《经济日报》报道,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党中央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提振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紧扣“国际”,聚焦“消费”,突出“中心”,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面对消费正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2025年3月,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对提振消费作出了系统性部署。
正如专家分析所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正通过创新消费场景等举措,全力打造国际消费新标杆。这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新契机,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务实之举。
创新消费场景,已然成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密码。在这方面,北京可谓不遗余力。从东城区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开馆,到西城区大吉巷的华丽变身,再到丰台区长辛店老镇打造“演艺+消费”新空间,北京正通过“场景革命”,巧妙地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Z 世代”的潮流基因融合,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据北京市商务局消费促进一处副处长李航介绍,“北京大力开展时尚场景育新行动,着力构建多元融合集聚区,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由此让消费变得更有趣、更有内涵。
上海同样夏日消费迸发澎湃活力。暑期开启的2025“上海之夏” 国际消费季,可谓精彩纷呈。相比往年,今年参与度更广,文化艺术、体育赛事、文旅商联动、IP跨界等形式多样。豫园商城联合互联网视频平台推出主题餐厅、联名产品,浦江游览集团打造夜游上海新形态,此外,泡泡玛特“潮玩之夏”、露露乐蒙“夏日乐挑战”全国总决赛 等活动轮番上演,这些创新之举成效显著。活动期间,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42.2%,外卡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8.2%,上海的消费魅力在创新场景中尽情绽放。
而广州则在商圈焕新升级上发力。自2021年以来,广州新增和改造升级商业载体超60个,商业面积扩容363.08万平方米。2025年,还有27个商业项目、185.5 万平方米商业新空间将陆续投用。长隆万博商圈与广州南站超级交通枢纽融通发展,构建 “一心四园” 新格局,有力推动了城市新中轴南延段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时,太古里、K11、华润万象城等商业项目的落地,也让广州的消费能级不断提升。
消费场景的创新,本质上是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洞察与满足。如今,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购物模式,而是更追求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体验。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将商业与文化、旅游、体育等元素融合,既能丰富消费内涵,又能激发消费潜力。这种创新,不仅能吸引国内消费者,更能吸引全球游客,大大提升城市在国际消费市场的影响力。
对于其他城市而言,北京、上海、广州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要打造国际消费新标杆,就需要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将文化、历史、自然等元素融入消费场景中,以创新为驱动,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消费竞争中脱颖而出,让城市成为全球消费的热门目的地。
作者:王小梅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生)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