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织架构上看,美国几乎每所高校都有不少就业服务中心。以纽约大学为例,除了法律、数学等学院为自己学院的学生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之外,学校还有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规模很大的瓦瑟尔曼就业服务中心。
该中心主任特鲁迪•斯坦菲尔德告诉记者,这个中心共有29名全职工作人员,他们的服务面向全校三万多名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该校的学生可以在就业咨询师的指导下,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并申请相应的实习机会。大部分在此注册的学生大四前都可以获得3个左右的实习机会。
包括纽约大学瓦瑟尔曼中心在内的许多高校的就业服务中心都加入了全美大学与雇主协会,该协会由教育界和企业界人士共同创办,起初美国各地区都存在地区性的协会组织,但随着各个协会活动的增加和企业招聘会的冲突,各地区协会组成了这个负责协调的统一组织。
该协会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组织,共有3100个大学院校和用人单位会员,负责制定就业服务中心的标准和准则,此外,它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的提供者,负责调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发布相关的报告,如每个季度发布一份毕业生起薪的报告,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做出阶段性预测。除此之外,这个协会还出版有关大学就业市场的杂志,为大学和雇主提供招聘标准等。
总之,美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其实非常强调“关系”,毕业生如果想找到满意的工作,需要发展和教授、就业服务中心、用人单位和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在美国,所谓的找“关系”并非暗箱操作,而是毕业生找到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手段和途径,而就业服务中心、全美大学与雇主协会、社交媒体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