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之争彰显科学精神

“蝴蝶”之争彰显科学精神

摘要:一群栖居在暗洞、身份不明的昆虫,以“蝴蝶”的名义现身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由此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细微如一群昆虫,居然也能直通真理,需要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这正是本次“蝴蝶之争”所展现的示范价值。

一群栖居在暗洞、身份不明的昆虫,以“蝴蝶”的名义现身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由此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不过,经多位专业人士详实考证,这批昆虫应为“蛾子”而非“蝴蝶”。(6月8日《南京日报》)

作为关注此事的一员,我一直很好奇:面对这场争论,不知命题者有何感想?如果可以代答,我的答案是三个成语:始料未及+忍俊不禁+肃然起敬——不管他们怎么想,反正我先这么想了。

先说“始料未及”。这个命题的材料,源自《读者》上的一篇散文,有根有据;这群昆虫究竟是蝴蝶还是蛾子(甚至还可以是蜜蜂、蝙蝠),与作文的立意和写法几乎毫无关系。但是,就是这样的细节,居然引发一片热议,这样的结果谁能料到?

再说“忍俊不禁”。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毫无意义的细节,引得网友兴致勃勃地质疑,专家一本正经地释惑,媒体大篇幅地聚焦,就连原作者也被连夜“挖”来澄清真相。对这样充满喜感的情节,再严肃的人,恐怕也要会心一笑。

笑完了,又不禁“肃然起敬”:多可爱的网友,多负责的专家,多么充满探究精神的媒体!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罕见的、对高考作文题细节的集体质疑和索解,更多人才搞清了蝴蝶和蛾子的主要区别、生活习性。最起码,这是一次生动的科普教育。

质疑“蝴蝶”的意义显然又不仅限于此。在我看来,这场讨论最值得珍视的意义,在于它彰显了新媒体时代全社会不断生长、进步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不仅见于对“权威”的大胆质疑,也见于对“细节”的格外重视,更见于对“真相”的严谨求证。对“蝴蝶”的热议和讨论,起于偶然,归于理性,而贯穿其中的实证、求实、求真、探索、协作的诸多追求,无不显示着人们对科学精神的推崇和实践。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可以说,科学精神不止于科技范畴,它也体现在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植根于一桩桩“小事”和“细节”。近年来,拜现代传媒和新传播科技之赐,社会公众的科学精神、理性素养有了很大提升,在诸如“华南虎照片”、“官员悬浮照”、公众人物“问题简历”、“豪奢衣饰”之类的热点事件中,科学精神一次次成为人们探求真相、捍卫正义的利器。撇除其中的非理性因素,上述每一次围观和质证的过程,都是对科学精神的生动展示和鲜活实践。细微如一群昆虫,居然也能直通真理,需要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这正是本次“蝴蝶之争”所展现的示范价值。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