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本不该是“消费品”

人情,本不该是“消费品”

摘要:最近,“人情消费”之弊,成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交情的陪伴,种种情感,都需通过人情往来维系、深化、延伸。那种重礼轻情的“人情消费”,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不是人情往来,而是“人情交易”了。

最近,“人情消费”之弊,成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的疑惑:“现在送礼、吃喝的事越来越多,我咋觉得人情味越来越淡了?”当时我竟一时语塞,因为我也有同感,也感到困惑。如此“人情消费”加剧,却致使“人情淡薄”的怪现象,不禁发人深省。“人情消费”的负担为何越来越重?人情是“消费品”吗?仔细想来,此中误区应予厘清。

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交情的陪伴,种种情感,都需通过人情往来维系、深化、延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交往,期待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惊喜,看重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默契。陆凯折梅花送友,留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典故;李白感慨的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之情。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注重的是亲人团聚、友人相逢,一席家宴,一杯香茗,其情洽洽,共叙别情。这样重情谊、轻物质的人情交往,体现的是礼轻情意重,促进的是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加深的是人与人的情感联系。在节奏加快、人际疏离的现代社会,既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理应大力提倡。

然而,现实中的诸多所谓的“人情消费”,却走了样,变了味。一些地方请客设宴之风盛行,除去婚丧嫁娶的“传统项目”之外,上学、开张、买车、谢师、生日等都成了请客的由头,几乎是“逢事必请、逢人就请”,礼金成了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让人苦不堪言。尤其在农村,“人情消费”已经成为农民的沉重经济负担。难怪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中,53.2%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你请、我请、大家请,请来请去,大把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吃喝上,不仅没有让大家的关系更密切,感情更深厚,反而使人情成了“被消费”的对象,导致原本淳朴的人际关系异化为金钱往来,简化为推杯换盏。长此以往,感情必然淡化,矛盾随之产生。

更有甚者,一些人把“人情消费”变成了敛财的机会,或是变相受贿的旁门左道。这样的“人情消费”已经完全脱离了人情往来的范畴,蜕变为打着人情旗号的金钱输送、利益交换。值得警惕的是,这些“人情消费”的受益者,往往是掌握一定社会资源的领导干部。此类“温情脉脉”的“人情往来”,“人情消费”只不过是幌子,背后的利益诉求、投机心理等见不得光的东西昭然若揭,而且往往会随之产生渎职、腐败等问题。正如给为自己立下“不收礼、不吃请”规矩的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所说:“送礼是有求于我,收下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如此清醒的认识,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

人情,本不该是“消费品”。情义无价,若有真情在,一杯水、一本书、一支花当做礼品,当媒介足矣,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人际往来。那种重礼轻情的“人情消费”,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不是人情往来,而是“人情交易”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