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结束的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与会焦点,来自中国和南亚地区的众多代表认为,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将大幅促进地区经济融合,推动区域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不仅具有重大经济意义,也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安全意义。
经济走廊成区域经济新亮点
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中国云南学术界提出,并得到印度、缅甸及孟加拉三国响应的合作构想。四方于1999年在昆明举行了第一次经济合作大会,共同签署《昆明倡议》,规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印度时,中印双方提议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这一想法的提出有望为西南地区带来全新的“经济亮点”,再加上资源大突破带来的便利,有专家预计,我国西南地区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图片:5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会谈)
从2011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批准出台至今年6月6日中国—南亚博览会的举行,云南“桥头堡”建设已经历时两年。此时提出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无疑是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区域经济化体现,是与国外各方合作共赢的对话窗口、发展机制。
对于四国目前的发展关系,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经济室副研究员刘小雪表示:“中国和缅甸、孟加拉国都存在自贸安排,主要和印度合作比较困难。建设这条经济走廊的目的主要是互通互联,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建设。印度对此持有的态度既积极又谨慎,该国东北部的地方政府对此非常欢迎,希望和我国互通有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所所长胡仕胜表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概念的提出,将令中印次区域合作重新焕发活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