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洗脑式企业管理折射企业文化缺失

【案例】洗脑式企业管理折射企业文化缺失

【文化产业案例】

编者按:在统一指挥下整齐列队、高呼口号,做出各种夸张的动作……在不少企业,这些举动正在成为员工们每天的“必修课”。近期,一段被称为《酒店女员工洗脑式汇演,不毁你三观誓不罢休》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员工们争先恐后向企业表达“忠诚”的举动,让不少网友咋舌。类似的管理者调动、激励员工的方式,被称为洗脑式管理,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并不少见。但专家指出,洗脑式管理折射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这种方式不利于企业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更不是留住员工的长久之计。详情请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事件介绍】

令人咋舌的洗脑式管理

2013年1月26日晚8点左右,在北碚一家连锁餐厅,客人们正在用餐,餐厅里却突然响起了音乐。随即,无论是端着盘子还是正在扫地的服务员,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伴随着乐曲热情洋溢地跳起了动作统一的“集体舞”。约5分钟后,乐曲结束,大家恢复了正常工作。

这一突然袭击让不少顾客惊诧不已。“这好像是店里的保留节目。我来了好几次,每次都会遇到。”常来用餐的市民吴涛说。而第一次看到这一场景的董女士觉得挺新鲜:“听说这是展现企业文化的方式,但还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前述场景是商报记者亲历的被称为洗脑式管理的实例。而事实上,这类洗脑式的企业管理方法,在不少服务业、制造业企业中广泛存在。

“百名员工争先进,乘风破浪永向前……”一段丹东某酒店员工的培训视频在网上走红。在这段被称为《酒店女员工洗脑式汇演,不毁你三观誓不罢休》的视频中,20位女服务员整齐列队,在领班的带领下高呼口号,时而拼命跺脚,时而昂首阔步。尽管每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但在长达15分钟的时间里却热情不减。

最夸张的是,一位领班挥动大旗,员工们一个接一个地撞向一根红绳,然后跌倒、爬起、再撞、再跌倒、再爬起……最终,每位员工都在历经了“千辛万苦”后跨过了红绳。

据该酒店一位经理公开解释,之所以设计这些动作,是为表现人生会遇到很多挫折,需要坚强地爬起来重新开始。而这一系列举动的目的,是为“凝聚员工、塑造企业文化”。

除此以外,一些类似的洗脑式管理的案例也时常见诸报端。

常见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洗脑式管理为何会如此风靡?“这类管理方式风靡的原因在于,一些行业对员工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员工收入较低、发展前景有限、地位相对弱势,因此比较容易受管理者管控。同时,由于这些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如何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效率和执行率并降低人员流动性,成为了管理者们的重要任务。”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廖成林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洗脑式管理在餐饮等服务行业比较常见,而在IT、金融等行业却几乎见不到。

对此,重庆市社科院企业研究所所长王秀模表示赞同。“受思想、文化、需求等层次的限制,此类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员工多缺乏主见,从众心理比较重,加之工作枯燥又辛苦,因此很容易被管理者说动。”王秀模告诉商报记者。

不利于企业文化塑造

“这并非长久之计。注重精神的培养是必要的,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管理与文化传播方式,只能在短期内取得新鲜感、吸引眼球。时间久了,由于没有建立在明确的物质或其他具体条件的基础之上,便会自然消退,失去效用。”王秀模说。

廖成林也指出,夸张的管理方式在短期内可能会让企业发展动力十足,但长远来看,就算管理者是为了让企业上下一心,但这类方式显得简单粗暴,甚至可能会走向低俗化。“很难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吻合,难以长期维持企业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企业塑造稳定、积极的企业文化。”廖成林说。

重庆工商大学MBA中心主任冯仁德也表示,企业通过集体操练等方式,有助于快速增强凝聚力,通过这种上下一致的行动,可使高层与员工行动一致,使管理者能做到对员工的统一调度。“不过,这也可能会陷入员工表面顺从、实际上对管理者不服的尴尬。”冯仁德坦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