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层级过多增加混乱
一位冬虫夏草经销商表示,从收上来直到零售终端,冬虫夏草的价格大致涨到原来的300%,对于中药材而言,这样的涨幅算是比较高的。“在产地,从采挖者手里购买,一般品质的虫草大约是150元一克,而最后卖到终端消费者手里,可以涨到450元一克。”
为什么有这样高的涨幅?业内人士认为,这和冬虫夏草销售渠道体系有关系。冬虫夏草销售渠道层级过多,让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层层加价,而过多的层级,也是导致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苏波介绍,冬虫夏草都是高原野生,采掘户获得虫草后,将其卖给在当地游动的收购贩子,这是第一层销售环节。这些游动贩子一般从采掘户那里收到几百克冬虫夏草后,将商品卖给当地药材集散地的商户。
冬虫夏草在产地集中以后,有的直接流向各地经销商,有的流向国内较大的几处药市,如安国、亳州。从安国、亳州等地,一些冬虫夏草被批发给各地生产商和经销商。
在产地药市,按照不同的品规,冬虫夏草的批发价涨到了每千克2.4万元到18万元不等,其对应的终端零售价从五六万元到六七十万元不等。按照正常的渠道,冬虫夏草从第一级批发开始,要经过四五个环节才能到终端。
“四五个环节不能算少,但也不是最多,关键是,冬虫夏草属于贵重中药材,因此经销环节之间彼此的信任很重要。”苏波表示,这导致很多经销商只向自己信任的人要货,不愿向其他经销商进货,这样进货的层级明显增多。尤其在需求比较大的情况下,为了凑足货源,层层进货渠道更长。
“渠道多一个环节,就增加一份混乱,如果能建立一个标准、统一的药材市场,厂家、终端零售商都从这里购货,价格就会大幅下降,但是这样做显然不容易。”一位经销商评论。
回收生意有玄机
虫草行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大量回收贩子生意兴隆,在各地的中药材市场,甚至一些小报、地方电视频道上,都可以看到重金回收冬虫夏草的广告。
“既然冬虫夏草被大量用来送礼,那么就存在消费不了的现象,这么贵的东西,自己吃还不如卖掉。”玉树地区的虫草经销商马有军解释,送礼用的冬虫夏草,价值一万元的,往往被回收贩子以3000元到4000元的价格回收,制成粉末,再投入市场销售。
“回收成了市场上冬虫夏草的一个重要来源,混乱的回收价格,打乱了冬虫夏草的正常销售秩序,是造成价格差异悬殊的重要原因。”马有军分析认为,冬虫夏草之所以市场混乱,让很多消费者失去信任,就是因为回收现象大量存在。
回收的冬虫夏草因为破碎不成形,倒手贩子往往可能用胶水等材料加工,使其表面看起来完整,这容易带来安全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倒手贩子往往将这些残破的冬虫夏草制成粉,混杂进重金属粉末销售,以牟取暴利。
“回收量很大,你随处可以看到大量做这种生意的店铺,而靠这种来源生产的冬虫夏草没有经过合格检验,存在安全隐患,政府真应该管管冬虫夏草的回收问题。”
那么,如此“天价”的冬虫夏草是否真的像宣传中讲的具备很高的价值呢?有医药专家直言,虫草的价格已上涨了上千倍,虫草的各种价值被无限夸大到太“离谱”了,真正的药用价值根本难以与其“天价”相称。更荒谬的是,声称是稀有的虫草其实就是吹出来的,实在值不起天价。
虫草的全名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含有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等独特的药用成分。而虫草被推崇成稀有,事实又如何呢?专家揭露真相是,冬虫夏草里面含有的虫草素很少,光凭单吃没什么治肿瘤效果。说虫草多糖,其实菌类中很多都有,例如香菇也多糖,这么看来虫草多糖并不高级。而且所谓的虫草酸就是甘露醇,在临床上有降低颅内压、眼压等作用,是一种利尿剂,而甘露醇早就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没什么稀有,人们吃的口香糖就含有甘露醇。各种打着冬虫夏草名头的产品横行,事实上,人工繁殖的菌丝很多成分要比天然虫草含量高。
对于这一现象,专家指出,世界上没有这么“神奇”的灵丹妙药,对于过分的宣传,消费者要理性对待。冬虫夏草只不过是几百种虫草其中的一种,消费者正确地看待冬虫夏草,有助于市场的规范。可见,极草5X冬虫夏草似乎并非真的“极草”,却为自己点燃了法律惩治和大众谴责的导火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