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谨慎:没有可控的金融危机

我们要谨慎:没有可控的金融危机

摘要:在众多“史无前例”的重磅炸弹面前,上周四中行的资金违约传言、央行的放水救市传言已经被炸成了碎片。本月底,各银行将面临1.5万亿元理财产品到期兑现的考验,第二波流动性冲击马上到来!

毫无疑问,一场“类金融危机”在上周发动。6月20日银行间的市场隔夜拆借利率史无前例地超过了13%,隔夜回购利率最高飙升至30%。6月24日,股市对金融风险做出史无前例的恐慌性反应,沪综指暴跌5.30%,深成指暴跌6.73%。

在众多“史无前例”的重磅炸弹面前,上周四中行的资金违约传言、央行的放水救市传言已经被炸成了碎片。鉴于央行始终强调中国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们姑且把这次金融震动称作“类金融危机”。综观中外,几乎历次金融危机的风险都以大规模毁灭作为结局,那么“类金融危机”呢?

一些分析者认为,这次金融震动不过是高层决策的一个可控指令,目的是警告一下不听话的银行。若是果真如此,我们该拍胸口表示庆幸:一块石头落地了。但是实际情况展示给我们的可能要严峻得多。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一下中国面临的整体金融及经济状况。

首先,金融监管者对金融风险的担忧。外界的感受是进入6月份银行体系突现流动性紧张,先是传出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同业拆借资本金违约传言,后被兴业银行出面辟谣;不久前又出现中行已过交易时间仍然找不到资金、央行放水相救的传言,随后中行出面辟谣,并以刊发违约消息的媒体公开道歉收场。两天前工行系统瘫痪数小时,对外称是系统升级造成的……被谣言与真相搞得扑朔迷离的人们,是否还记得去年初央行的“警告”?当时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要求所有金融机构“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什么是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通俗地说就是“金融危机”,一年多以前金融监管者已经把不发生金融危机定为底线了,可见金融系统潜在的风险之“险”。

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底线?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层面:境外投行做空中国银行的影响。如果说这是一场阴谋的话,以高盛为代表的境外投行利用其影响力在中国制造大量金融泡沫的同时,廉价收购优质金融资产,并在2009年至2012年陆续抛售,引发各银行股价持续下跌。就在去年央行“底线论”出台前不久,高盛将剩余工行股票合盘抛出,据说高盛总计从工行赚取了数百亿元利润。有统计显示,过去3年间包括高盛在内的境外投行在中国金融界掘取的利润超过3000亿元。银行被做空、被人赚取3000亿元,对于庞大的中国金融机构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做空的影响却给银行业带来了持久的、致命的打击。

第三个层面就是高端制造业撤离中国的影响。从去年初开始,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已经引发国际资本撤离中国,仅美国企业就有通用、佳顿、福特、卡特彼勒、阿迪达斯等实现了全部或部分撤离。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预测,未来三四年内将有15%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美国本土。在上述企业的带动下,一批非美国投资的高端制造企业也在酝酿从中国撤离。金融资本危机加上实体制造业被抽血,我们面临的危险已经上升到了红色预警级别。

央行此番未采取明确行动,外界解读为“有信心控制危机”。理论上这种解读成立,因为这些年央行手中掌握着大量流动性,目前的震荡足以应付。但是能控制的都不是真正的危机,金融危机的威力就像海啸,真爆发了恐怕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本月底,各银行将面临1.5万亿元理财产品到期兑现的考验,第二波流动性冲击马上到来!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