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浅议学校评优工作

【教育】浅议学校评优工作

摘要:评优工作涉及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并且关系到整个学校的人心向背,影响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进而影响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和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考核才能落到实处,评价才有科学依据,优秀教师才能够脱颖而出,积极向上的教师得到激励,平庸的教师感到压力,发挥评优机制的导向功能,真正通过评优来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

评优工作涉及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并且关系到整个学校的人心向背,影响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进而影响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和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搞好评优工作对学校来说是一件大事。那么,如何使评优工作客观公正,从而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正面导向功能,减少负面效应,值得教育工作者探讨。

诚然,公正型即理想化的评优方式能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其操作方式是将教师全面考核的结果全部量化为分数,然后严格按分数高低来评出优劣。如果量化指标定的全面、科学,就能评出优秀的教师。与此相反,照顾型的评优方式同情了弱者,却只调动了少数人的积极性。这种轮流坐庄的评优方式无法体现公平,难以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认为工作好坏与评优没有关系,这样会极大地挫伤优秀教师和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最终必将导致全体教师的平庸与碌碌无为,更不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唯有人性化的评优方式同时能适当兼顾其他评优方式所不能及的一些问题。这种评优方式坚持的原则是合情、合理、合法。人性化的评优方式以公平公正为主,同时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比较符合学校的实际,也更有利于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然而,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把握好评优工作的度,这是长期要坚持的一个方面。目前,评优工作中存在这样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评优模式不统一。规模大一点的学校,各处室、各教研组所采用的评优模式及操作程序都不一样,必然会带来教师对本部门评优模式的赞成与质疑。二是量化指标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很多学校的考核细则对各学科教师没有普遍适用性,这些考核细则主要是针对文化课及专业课教师设计的,有些项目如班主任、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验次数等均不适合对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老师进行评价。教师的敬业与奉献精神是最重要的,但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又很难以量化。一个非常敬业且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和一名合格的一般教师是难以通过这张考核表将他们区分开来的,而敬业与奉献精神却是一名优秀教师最可贵之处。因此,考核表只能用来评价教师是否履行职责,是否合格,而难以用分数来评价优秀教师。

鉴于此,作为学校教育管理者,一要加强评优的制度建设。学校及职能处室或各教研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优细则,规范评优的内容和操作程序。各部门既可照章操作,同时全体教师又有明确目标,真正发挥评优的导向功能。二要实施一票否决制。对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具备的条件,学校要有硬性规定,即采用一票否决制。这样做,能够排除量化考核的某些弊端。三要统一尺度,全校一盘棋。各处室或教研组要按照学校统一的程序开展考核评优工作。

总而言之,评优是一件很重要的繁琐的工作,作为学校和各个职能部门应不厌其烦,且要高度重视评优工作。只有这样,考核才能落到实处,评价才有科学依据,优秀教师才能够脱颖而出,积极向上的教师得到激励,平庸的教师感到压力,发挥评优机制的导向功能,真正通过评优来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