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必须着力延伸为民服务的触角。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对驻点单位给予的帮助很大,但难以覆盖到所有的镇村,无法做到“阳光普照”。泰兴市运用群众工作团这一“三解三促”活动载体,使各种社会资源向基层倾斜和转移,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关注基层、关心群众,实现了服务对象由点到面的新突破,形成了推动基层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深化“三解三促”活动,不能囿于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层面,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特色载体,推进组织网络向下延伸,不断扩大联系服务群众覆盖面。
3.必须以群众满意度为检验标准。“三解三促”活动,目的是践行党的为民服务宗旨,核心是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检验其成效不仅要看帮助基层解决多少难题,更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泰兴市群众工作团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作为根本,通过接地气、转作风、提能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化解了一批影响基层发展的突出矛盾,赢得了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实践证明,深化“三解三促”活动,要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情做起,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到温暖,看到希望。
4.必须健全制度机制实现长效推进。制度建设管根本、利长远。恰当而有效的考核激励手段,是持续健康推进“三解三促”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泰兴市通过一系列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有效举措,以及一整套长效激励机制,推动了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由组织要求向自觉自发转变,由集中活动向常态活动转变。实践证明,深化“三解三促”活动,靠制度规范,更要靠机制激励。尤其是要端正用人导向,注重选拔那些常年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优秀干部进入领导岗位,实现成绩在基层创造、干部在基层培养的“双赢”目标。
5.必须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衔接。“三解三促”活动,是我省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成功探索,如何实现其与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无缝对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泰兴市组建群众工作团是推进“三解三促”活动的创新载体,与中央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要求完全一致,十分契合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些制度化的创新举措为教育实践活动积累了成功经验。实践证明,深化“三解三促”活动,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充实“三解三促”活动新内涵,及时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着力找到与教育实践活动之间的制度接口、形式接口和活动接口,切实形成协同推进、良性互动格局。(执笔:吴剑铭 顾维中 邱海军 臧佩洪 周兴年 蒋 林 许洁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