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新思维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上海:用新思维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用新思维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梦的世界意义”系列访谈之四

中国梦与世界梦是共通的:中国梦的所有外延性特点,都依存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梦的实现以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和谐为先决条件,而且必须要在一个友好的外部环境中、在与世界各国的密切合作中予以实现。从更深的层面看,中国梦与世界梦密切互动的背后,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走向。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梦必然属于世界,但也会深切感受到来自世界的各种影响。实现中国梦,我国会面临哪些外部挑战和机遇?如何塑造一个更有利于实现中国梦的国际环境?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研究员。   

中国梦是亚洲地缘环境的主要正能量。只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变,亚太地区(包括美国)与中国市场的相互依存,就将成为本地区和平与发展的根本前提 。 

国际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么判断、怎么处理,怎样进行战略选择。世界发生的很多变化是历史经验所没有的,我们必须用新思维来观察新变化,而不是仅仅用“老经验”来对待新变化 。

中国梦正在逐步进入内外一体化的阶段,不仅是外部世界能不能承受中国发展的问题,也提出了中国内部能不能应对外部影响的问题,这需要有更高层次的综合协调管理体制机制和能力    国际环境是中国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解放新论: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都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目前欧美等复苏前景仍不明朗,加剧了未来世界经济环境和国际关系环境的不确定性。您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会出现变化吗?  

黄仁伟:十八大报告指出,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但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改变。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判断。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与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国际环境不仅仅是实现中国梦的外部条件,而且是中国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首先,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由于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市场的严重萎缩和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我国出口导向产业陷入困境。这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最大变化,影响我国增长率达3个百分点。但这个严峻挑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机遇,它会迫使我国改变廉价劳动力为主要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把增长的动力从外需为主转到更多地依靠内需上,从低端商品市场开放转向高端服务业市场开放,从浅度开放转向深度开放,从沿海开放转向内陆开放。另一个挑战是西方正在进入以新制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若西方实现这一轮“再工业化”,将拉开我们追赶的距离。反过来看,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上,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这一轮世界产业变革契机,实现中国梦就有可能提前。   

其次,国际安全环境变化对中国梦的影响。从地缘政治来看,美国战略重点转到亚洲,搅动亚洲安全环境,很多亚洲国家在安全战略上重新选择,中国周边一些潜在的海洋争端、领土争端浮现出来。这是最近30多年来所没有的挑战。地缘经济环境,则是另一幅图景。现在,所有亚洲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是美国市场而是中国市场。随着中国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建成,将会形成一个由中国市场带动的繁荣圈。在此情况下,美国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亚太战略,开始减少其军事对抗成分,增加与中国合作的内涵等。美国的军事力量和中国的市场力量,究竟哪个对亚洲地缘环境的影响更大更长远,不言自明。亚洲安全环境虽然出现一些负面因素,我们必须重视并认真应对,但不能把它们判断为地缘环境的主流。   

换言之,中国梦是亚洲地缘环境的主要正能量。只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变,亚太地区(包括美国)与中国市场的相互依存,就将成为本地区和平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只要中国坚持构建利益共同体、深化利益汇合点,中国梦就可以带动亚洲梦,实现亚洲国家共享的发展空间,最终也将塑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