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彰:以行政文化建设引领政府职能转变 (2)

周文彰:以行政文化建设引领政府职能转变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既要继承总结和学习引进,更要立足创新

我国具有悠久的行政管理实践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行政文化资源,需要我们挖掘继承、概括总结。国外对行政文化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我国行政文化的研究最初是与译介国外行政文化的研究成果同步进行的,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引进。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创新,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当前,行政文化建设要力求三个创新:

1、要创新行政观念文化。牢牢确立“科学”、“高效”、“让群众满意”等行政理想;牢牢确立“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等行政价值;牢牢确立“鞠躬尽瘁”、“公平正义”、“务实勤政”等行政精神;牢牢确立“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等行政道德,并以此作为职能转变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取向。

2、要创新行政制度文化。职能转变要靠制度规范。树立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意识,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制度建设过程就是深化改革的过程;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推行行政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3、要创新行政行为文化。坚持求真务实,实干兴邦,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廉洁奉公,风清气正,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拒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行政体制、行政机构、行政管理等等方面的创新,需要行政文化理论的创新

行政文化既需要建设者,也需要研究者。建设者应当成为研究者,但研究者不一定要成为建设者,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建设的价值。面临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各级政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对行政文化的总结研究和普及。

一要重视行政文化研究。行政机关、科研单位都要高度重视行政文化,开展行政文化研究。对行政文化研究给以适当投入,鼓励院校和院所成立行政文化研究机构,出版著作,创办报刊,举办研讨会。

二要重视行政文化宣传和学习。让行政文化概念及其思想逐步在行政机关中流行和普及,使广大政府机构干部掌握科学的行政观念文化、行政制度文化、行政行为文化,引领和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

三是干部培训机构要把行政文化研究和教学作为重点工作。组织研究力量,组织课题研究,开设专题课程,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在相关学科中列为重点研究方向,等等。干部培训机构要逐步成为我国行政文化研究、传播和教学的重要基地。在国家行政学院支持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已经民政部批准成立,应当积极开展工作,发挥应有作用。

思想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和前提,行政体制、行政机构、行政管理等等方面的创新,需要行政文化理论的创新。研究和创新行政文化,对于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