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是如何丢掉大陆的(3)

蒋介石是如何丢掉大陆的(3)

再看一下蒋介石,蒋对重庆谈判的结果很失望,从他的日记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当时毛就说,蒋对于战后到底是打还是和还没下定决心。看得出来蒋介石是很动摇的。1946年以后,国民党大部分人越来越倾向于动用武力,蒋最后也下了这样的决心,这样内战就爆发了。内战爆发以后,共产党当时有各种判断,我们现在看毛泽东说三年,其实这不完全是这样。最开始判断的时候,胡乔木讲过两句话,毛一生中有两次决策是最困难的,一个是抗美援朝决策,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还有一个就是1946年跟国民党彻底破裂,这个也是决心非常难下的。所以当时毛决定破裂的时候,他对解放战争到底有多长时间,一开始并没有准确的估计。那时候周恩来在比较公开的场合讲过再打一个八年抗战,在私底下讲可能要10到12年。毛泽东到了1946年底,1947年初,认为五年就可以。后来就认为是三年,结果也差不多是三年。

这里头也牵涉到马歇尔,马歇尔劝蒋介石,这个内战不能打。他有两条理由,第一条,他作为一个军事家,认为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精神整体上不如共产党的军队,第二条,他认为国民党的经济支撑不了大陆内战,等不到胜利,经济上就要崩溃。蒋介石认为这都不是问题,但是结果证明马歇尔作为战略家,还是很有眼光的。蒋介石为什么丢失大陆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检讨的。今天我们看历史,既有从共产党的角度观察,也有从国民党角度的观察,可以给我们中国人提供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视野,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汪朝光:谢谢百家教授,其实我觉得历史严格说来在发展过程中有多种选择,但是历史的结果只有一个,所以作为历史研究者来说,对历史做假设,是一个无时无刻不遇到的诱惑。但是事实上这个假设是没法论证的。刚才百家讲的,主要是从战后国共关系这个角度去做了一些观察。包括刚才刘维开教授也说到,因为蒋的总结,首先是军事失败,当然都有各自的道理,国共内战说到底,军事胜利确实最重要,可是问题在于军事胜利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沈志华教授最近这几年对冷战史非常有研究,而且可以说以一人之力打造了是中国的冷战史学科,真是让我们感佩莫名,请沈老师从冷战国际环境这个角度来有所解读。

中共的胜利主要不是靠苏联

沈志华:我前天晚上才从外蒙回来,接到通知,来参加这么一个会。刚才看了看这个书,因为时间太短,我就看了目录和后边的参考文献,其实我们搞历史的,如果给你很短的时间,你就看目录和参考文献就行了,你知道他讲什么的,用的什么材料,基本上这本书的好赖就能判断出来。再加上我对维开认识那么多年,那么多年的交往,我有一个比较深的感触,先说材料。

现在台湾的学者比大陆的学者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你能充分的利用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我们就不行。不是说我们不行,章百家都不行,他是党研室的副主任,他也用不了。(现场笑)我看他大量用的是台湾国史馆的,国史馆就相当于我们的中央档案馆,你们哪位去过中央档案馆?门在哪儿你们都不知道(现场笑)。但是你到台湾可以随便看,当然复印是有一定的限度,就是你不能搬家,但是看是都可以看的。

对台湾学者而言,要研究这段历史非常方便,特别是国民党那一方面,他们怎么决策,怎么考虑。大陆学者从共产党历史的角度去做,就没法跟他们比,我们看不到这些材料,我们看到的都是经过整理的,经过编辑的,所以没有史料方面的优势,这一点我觉得将来你们党研室好好反省,多给我们学者提供一些材料,其实这也没什么。(现场笑)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