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经济学”实质是“改革经济学”

“李克强经济学”实质是“改革经济学”

“改革思路”初成形

经济改革动真格,才应该是“李克强经济学”的本质内容,这亦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振兴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应该说,从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来看,基本都符合了现代经济学的原理,比如相信市场的力量,不再相信货币刺激的效果。一系列大政方针,都在按照经济学逻辑进行。

新一届政府重视简政放权,给民间资本以活力。3月份,李克强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而这几个月,行政审批制度也确实正在努力做好“减法”,一大批审批权被取消或下放。近日出台的《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将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这也是向市场放权的重要一步。

可以说,“李克强经济学”下一步的重点,会在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层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这就需要给民营资本更多的市场机会,得力贯彻好“新36条”的基础性要求。至少,国进民退浪潮,不能进一步加剧。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也与民营经济萧条关系密切。

“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一削权的过程,“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与此同时,以改革红利的释放为基础,中国经济正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充分发挥经济的内生动力。放权给市场,不过是改革红利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李克强总理的以开放促改革、政府职能转换、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等内容,都已经或即将破局。一旦最终兑现,下一个十年的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就值得乐观。

以此观之,经济改革动真格,才应该是“李克强经济学”的本质内容,这亦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振兴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李克强经济学”,相信的是市场的力量,相信的是“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

 向往“理性的繁荣”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理性的繁荣,关键要看能否做好三件事:结束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债务结构得以优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国企业欣欣向荣。

短短四个多月,“李克强经济学”格局初定。从基本思想中,我们能够看到下一步以“李克强经济学”为指导,中国经济改革或在突破“旧模式”层面,迈出重要一步。

实际上,不管学者怎么阐释“李克强经济学”,政策思路以作别“旧模式”为基调,是怎么也逃避不过去的。“旧模式”的核心有二:保投资和放信贷。保投资,意味着政府投资主导,对应的是管制加强、弱化市场以及债务的膨胀;放信贷,自然意味信贷泡沫不断做大,经济不刺激就难增长,杠杆加长以及供给面恶化。

可见,作别“旧模式”,就意味着要放松管制,“市场能做好的交给市场”,解决地方债务平台问题。与此同时,不刺激,不放水,而这两个层面,最终都指向了“调结构”这一根本性方向。

“旧模式”,确实到了不得不终结的地步。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理性的繁荣,关键要看能否做好三件事:结束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并且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债务结构得以优化,并且产能过剩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国企业欣欣向荣,一批有创新能力,掌握世界领先技术或产品的大公司出现。

做好这三件事都不容易,但如果解决不好,十年后的中国经济结构,很可能在今日的基础上,进一步恶化。

从过去十年的情况来看,这三件事的最重要决定因素,都和货币金融关系密切。能否管好货币,直接决定了“李克强经济学”最终的效果。

其一,房地产不可再继续成为支柱产业。应该说,“高房价支撑不起大国崛起”,这一观点应已成为各界共识,但对房地产的态度却十分不一致。过去十多年的房地产调控,亦多数沦为“空调”,固然有财税等制度层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货币闸门没有把控住。尤其是2008年之后,很多城市的房价都实现了翻番,而同期的中国广义货币从43万亿元扩张至现在的105万亿元。这才是房价暴涨的最本质性原因。

其二,债务规模膨胀,产能过剩不断,亦是货币金融政策出现了失误。随着地方债务规模的增长,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凶猛扩张,于是钢铁、水泥、多晶硅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变得更为严重。虽然这其中,也有不少资金用在了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建设上。消化产能过剩,固然需要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但治本之策,还是改革货币传导机制,将资金从这些严重产能过剩的领域“挤出来”,走向实体经济真正需要的领域。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