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2)

辛鸣: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2)

理论的逻辑: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自中国梦提出以来,在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间一直有两种力量在角力:一些人想把中国梦归结于美国梦,用美国梦的内容为中国梦作注解;另一些人则不遗余力地宣扬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水火不容。应该说从各自的立场价值判断来说,两者皆有其自圆其说可理解之处,但势不两立、非白即黑的态度对中国、对美国乃至对世界都不是建设性的,甚至还可能无事生非。如何跳出这一思维误区,需要大智慧。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我们该怎么理解呢?

相通的潜台词是客观上存在着不同

中国梦与美国梦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明显而又深刻的。美国梦最直接的表现是个人成功梦,来到美国这块土地上的任何人经过奋斗就有取得成功的可能。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用自己的例子诠释美国梦:一个来自远离美国本土的非裔黑人都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而中国梦首先体现为民族梦、国家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对中美两国梦之间的不同固然不要刻意去夸大,但也没有必要曲意去掩饰,因为这种不同的背后是历史事实、发展方位、自身条件、奋斗目标等等所导致的必然的不同。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东方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则是一个基于西方文明渗润的、新兴的、移民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历史、国情、价值观决定了中美两国的梦必然会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与截然不同的内涵。

因为存在不同,所以才有相通的需要,也因为存在不同,所以才有相通的可能

当然,形式上的不同会导致误读与误解。比如,美国社会出于对中国社会制度的选择、意识形态的坚持不了解而产生不理解甚至敌意,对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样持以怀疑、观望、甚至惧怕的心理,所谓“中国威胁论”其实就是在这种心态下潜滋暗长的。同样中国社会相当多的普通民众对于美国坚持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权也持有一定的成见和怀疑。在这一定程度的“误读”的情况下,中美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矛盾、摩擦与冲突,不仅体现在经贸交往中,甚至还体现在其他更广的领域里,包括网络、文化传播等等。

但是,“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因为存在不同,所以才有相通的需要,也因为存在不同,所以才有相通的可能,还因为存在不同,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美好。近来为中美两国所共同关注的新型大国关系当然需要务实,小处着手、积微成著,但更需要的是大处着眼、登高望远。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过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那句话“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对于中美双方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同样有借鉴意义。老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睚眦必报是走不出新型大国关系之路的。

不同的形式背后有着共同的追求

相距再远也同居地球,差别再大也皆为人类,再多再大的不同背后一定会有共同的基础。更何况有共同做参照才会显示出不同,之所以知道有不同是因为已经知道了共同是什么。这既是哲学的逻辑,也是哲学的魅力。那么中国梦与美国梦之间的共同又是什么呢?

中国梦与美国梦追求成功与幸福的愿望是共同的,中国梦与美国梦在通过符合自己本性彰显自己优势的途径、实现成功的思维方式上也是共同的。共同不是消灭掉异端,不是清一色,真正的共同需要通过不同体现出来,实现出来。

文明的逻辑:不同的文明孕育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评判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梦想,但复兴不是复古,不是再寻回往日封建帝国的荣光,这不再可能也没有意义。当代中国需要在文明的传承创新方面为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与时维新的“和谐”价值理念,特别是由此而展开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身与心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梦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