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民工党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2)

贵州:农民工党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2)

——安顺市开展农民工党建的做法及成效

“三支一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有保障。大量农民工带着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知识返乡创业,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风险,没有各级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不行,因此,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帮扶。一是政策支持,营造宽松环境。市委出台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后,市、县都成立了农民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领导机构和指导中心,抓好返乡农民工党建工作与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统筹。二是资金支持,帮助创业起步。推广镇宁县党员干部信用担保办法,启动YBC青年创业项目支持计划,鼓励各县区设立专项贴息基金,引导农信社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发展担保公司和村镇银行,帮助农民工解决创业融资难题。三是智力支持,提升发展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建起市、县两级310人的农民工创业导师库,开展订单式指导帮扶。在组织返乡农民工参加各类职业推介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实施农民工学历(技能)提升计划,今年将组织400名以上优秀返乡农民工青年就读大专。四是扶持园区,放大聚集效应。为推动农民工集中创业带就业,我们通过组建园区基层大党委、村企联合党组织以及生产管理、技术创新、产品营销党小组,帮助完善园区运行和利益协调机制,推行党员分类管理、人才分类培养以及技能鉴定、资质认证和职称评审进园区、进企业,扶持29个县、乡、村返乡创业园区健康发展。

“三培一荐”,助农民工活跃基层有舞台。“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农民工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活跃农村基层、引领农村发展的骨干人才,因此,我们着重抓了三个培养和一个推荐工作。一是跟踪培养,确保不断线。驻外党组织与家乡流出地党组织加强情况交流和工作联系,建立农民工人才档案,抓好农民工党员和骨干的接续培养。二是递进培养,形成成长链。把返乡农民工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返乡农民工党员培养成群众骨干和产业能人、把党员群众骨干和产业能人培养成后备干部,并注意增强培养和储备的针对性。三是实践培养,实现早历练。对确定为村级组织干部后备人选的,提前安排参与和协助基层中心事务,让他们熟悉政策法规、掌握实际情况、增强领导能力。四是多向推荐,及时展才干。有计划地推荐后备干部参加村级组织“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特别注重推荐在村级各类组织中发挥作用突出的返乡农民工参加“两代表一委员”等各类评选活动。

三、安顺农民工党建取得的成效

农业农村更活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两年间我市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达6万余人,兴办种养加小微企业4000余户,特别是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创办起60余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村园区,近500个专业协会和合作社。返乡农民工正在成为“美丽乡村 和谐家园”的建设者、生力军,农村空心化、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在返乡农民工“在家创业好,照顾老和小”的心声中不断远去。

基层基础更牢了。大批思想活、观念新、本领强的返乡农民工正在成为基层组织干部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领导和推动着农村的同步小康进程。目前,我市已有182名优秀返乡农民工担任村支两委负责人,610余名进入议事理财、监督治保、青联妇委等各类组织,420余名成为经济组织管理经营骨干,有的还成长为乡镇领导干部。

党群干群更亲了。通过农民工党建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农民工的共同责任,并且直接地参与了一次新形势下生动的群众工作实践,把对农民工的关怀变成了驻外党群组织、干部担保贷款、学历提升计划、返乡创业园区等一个个具体措施,农民工们自发创作的花灯、山歌、农民画,表达着感恩,倾诉着亲情。   (作者为中共安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