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豪尔赫·卡斯特罗表示,当前经济变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新一届政府对经济结构进行主动调控的结果,从经济增速变动曲线看,变动幅度在可控范围内。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世界市场部高级经济师彼得·布坎南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几率不到三分之一,并预计今年三季度末中国经济将见底反弹。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张康清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大、抗冲击能力强。
(图片:海外专家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泰国开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张光劭也对中国经济处于“硬着陆”险境的说法表示不认同。他说,与美日高负债相比,中国公共负债水平仅在40%至50%左右,这表明中国仍有足够的财政资源用以投资和刺激经济,中国经济也完全可以保持8%甚至9%的增速,但中国新一届政府明智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于一些人士担心的“影子银行”、“地方债”等可能影响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问题,德国贝伦贝格银行资深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安·舒尔茨认为,中国拥有极高的国内储蓄率和庞大的外汇储备,这意味着中国政府有足够的“火力”对问题银行进行资产重组,承受一些由公共投资失误带来的损失。
经济增长质量重于数量
尽管7月份中国经济数据表现令人惊喜,外界对中国经济难回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早已达成共识,但普遍看好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而非数量的方针。
“我们必须适应中国经济稳定、缓速的增长。中国决策层已经接受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会将重点放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而非短期刺激。”法国里昂证券亚太市场中国宏观策略分析师安迪·罗斯曼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