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33年希特勒夺权的时候,军官团和官僚集团把希特勒当成腓特烈二世和威廉皇帝的替代者。希特勒也投桃报李。军官团得到的报酬是废除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以及对法国复仇,官僚集团则在第三帝国中得到施展才干的机会。但是纳粹政权本质上属于二十世纪才出现的现代化政权,其统治手段,如对大众的宣传和洗脑、对各种现代化工具的运用,以及特务统治、种族灭绝等,对老一代军官团和官僚来说显然太超前了。这两个集团中一些有良心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道德观,并且试图把德国拉回到所谓的“正道”上来。在纳粹德国时期的抵抗运动中,原陆军总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将军是军官团的代表,原莱比锡市长卡尔·戈台勒博士则是官僚的代表。
但是这些人在第三帝国时期的反抗存在一种矛盾:一方面军人和旧贵族为代表的势力始终希望回到第二帝国,但他们过度美化了旧帝国的积极面,忽视了不能适应新变化的缺陷,这意味着“复古”本质上无法成功;另一方面,只有在反思并且解决了第二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隐藏问题之后,德国才能真正确立健康、积极、完善的新体制。而这一点,贝克式的军人和戈台勒式的政治家都没有做到。他们在骨子里仍然停留在十八世纪,轻视对人民的宣传,与大众保持距离。这方面只举一个例子:1943年的时候,密谋集团的主要领导人贝克将军得了前列腺癌。当时武装部队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已经开始启动,而贝克竟然在忙着从威廉二世的孙子里面为将来的新德国挑选一个皇帝。最后挑出来的是皇太子的第二个儿子——路易·斐迪南亲王,汉莎航空公司的一个工程师。这也为他们的最终失败种下了原因。
军官团与希特勒的早期冲突
军官团第一次对希特勒构成威胁,是1938年1月25日和26日的两起重大人事变动。一起是陆军部长冯·布洛姆贝格因为妻子的出身问题而被解除职务,另一起则是陆军总司令冯·弗立契上将遭到诬陷,说他违反了德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反鸡奸法,也被解职。这两起人事变动的深层原因是希特勒对总参谋部的不信任。过去,这位前奥地利下士因为军事上的无知,以及对兴登堡-鲁登道夫体制的盲目崇拜,一直把总参谋部看成神秘的战争计划制造基地。他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政治领导人提出需求,总参谋部就可以在任何形势下制订出完善的作战计划。1936年出兵莱茵兰事件给了希特勒一次沉重打击,他发现总参谋部远没有他想象的那样无所不能。到1937年11月9日,希特勒首次向亲信透露关于未来的战争计划,也就是著名的《霍斯巴赫备忘录》。陆军总司令弗立契和总参谋长贝克当时的表态又引发了希特勒新的担忧:军队并不打算接受他的战争计划,不愿意打一场在军事上毫无准备的冒险战争。国防军这个“反动堡垒”里的人和他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从来没有完全服从过他,也不屑于听取他的领导。也就是说,总参谋部已经明显地妨碍了希特勒的野心。
布洛姆贝格和弗立契被解职之后,前国防军办公厅主任冯·赖歇瑙炮兵上将(第七军军长)从慕尼黑赶到柏林,希望能被任命为陆军部长。亲纳粹的赖歇瑙的野心非常大,所以陆军当中最有威望的第一集群司令冯·龙德施泰德上将警告国防军办公厅主任凯特尔说,如果启用赖歇瑙,他本人、贝克、第二集群司令李布和第四军军长李斯特就要集体辞职。
戈培尔后来回忆,1938年1月底是他最不安的时候。因为很明显,陆军总司令弗立契是遭到陷害的。当时有谣传,说陆军有可能会在希特勒进行上台五周年演说之时发动政变,先包围国会,然后逮捕希特勒和纳粹党骨干。希特勒下令取消了预定的演说和大规模庆祝活动。但是实际上没有发生政变。因为总参谋部军官团及其首领贝克将军根本没有考虑过用武力来推翻希特勒,他们担心军事政变会导致内战。
最后,这次危机以妥协告终。第四集群司令冯·勃劳希契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陆军部则被撤销,希特勒本人作为最高统帅,直接行使对国防军的指挥权。国防军办公厅改组为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办公厅主任凯特尔也成了统帅部长官,也就是希特勒的最高军事顾问。
凯特尔这个人一生平庸无能,从未打过仗,在军队里的人缘也不好,唯一的优点是对希特勒忠心耿耿。陆军的人管他叫Lakaitel——走狗凯特尔,Lakaitel这个词是德文走狗(Lakai)和Keitel两个词拼合而成的。凯特尔虽然人品不好,但也知道自己的缺陷。他希望能够恢复第二帝国时期的“大总参谋部”,把总参谋部从陆军总司令部下面解放出来。但是希特勒对贝克已经相当不信任,也不需要一个有独立见解的总参谋长,只想设置一个权限比较小的参谋班子。于是原来的国防军办公厅国土防卫处被改组为最高统帅部下属的国防军指挥局,原来的防卫处处长约德尔担任局长。这个局也被叫做“指挥参谋部”,因为权限职能划分不清楚,所以经常和陆军总参谋部发生冲突。
接下来希特勒在2月4日对国防军最德高望重、而且一贯反对纳粹的十六名高级将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清洗,龙德施泰德、勒布、克莱斯特这些人全都被勒令辞职,然后转入预备役。贝克的助手、第一军需长曼施泰因也被打发到西里西亚当步兵十八师的师长去了。到此为止,德国军队的指挥权被希特勒抓到了自己的手里。
贝克对希特勒的真正挑战是在1938年夏天的捷克斯洛伐克危机。当时他希望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所有的军长集体辞职,以威胁希特勒撤回武力入侵捷克的计划。贝克认为,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会招来英法的报复,德国可能被迅速占领。但因为勃劳希契的懦弱,这次辞职没能实现。贝克本人随后宣布退休,转而筹备地下反纳粹活动。由此可见,最初的军人反纳粹运动不是出于对法西斯暴政的反感,只是对非理性军事政策的一种自然反应,担心的是冒险会招来惩罚。如果希特勒能证明他的政策安全稳妥,那么这种抵抗就将瓦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