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共治理是群众路线的重要表现

甘肃:公共治理是群众路线的重要表现

原标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现代社会,公共治理是一个当政者与群众互动的过程,而非单向的管制与服从关系。当政者、管理者在治理社会中,除了运用必要的奖与罚之外,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的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认识到公共治理者、管理者受群众的委托,代表群众行使权力,是为群众服务的,处于仆人的地位,而不是群众的家长、主宰者。对于执政党来说,就要认识到,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一切工作都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对人民群众有真情实感,扎根基层、置身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把握群众所盼所忧,解决群众所需所急。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在决策阶段,如谋划工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的时候,真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凡是多数群众不喜欢、不愿意、不赞成乃至反对的,都不能单方面决定;在执行阶段,把集中群众智慧形成的决定,交给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使决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得到贯彻落实。

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不断取得胜利,靠的就是群众路线,靠的就是我们善于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优势。历史经验多次表明,什么时候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背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和损失。因此,应该把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为一种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通过加强教育、健全制度,使群众路线成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在党的理论、纲领、政策和制度中得到全面体现和贯彻执行。

从治理理念的角度看,当政者、管理者要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施政理念。这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观和依靠力量,是一种施政方法和工作路径。这种理念要成为当政者、管理者的一种自觉行动和习惯选择,成为一种起主导作用的路径依赖式的根本工作方法。

从角色论的角度看。当政者、管理者要正确定位。现代社会中,当政者、管理者与群众是平等的关系,是代理者与委托者的关系,社会治理是当政者、管理者与群众良性互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规则制定、实行的过程中,当政者、管理者要由决定者转变为组织者,而不能高高在上,继续充当强权统驭者、绝对主导者、单向决策者。

从权力配置的角度看。一方面,当政者、管理者的权力要来自于群众,并受到必要的限制,而不能为所欲为。当政者、管理者行使权力,要符合群众的意愿,按他们的意愿办事。做到这一点,需要来自群众的对当政者、管理者的最有效监督。另一方面,群众要有权力参与各类规则的制定,包括法律、制度、政策、规划、蓝图等等。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是群众具有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甚至决定权。凡是与群众福祉有关的事项,群众都有权利过问、参与、决定。

从技术和操作的角度看。一方面,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在威权体制下,必然产生民主不足、集中有余的情况,假民主、愚弄群众的现象就会泛滥。在民主体制下,则可能产生群众意志左右当政者、管理者,使公共治理出现非理性,导致社会出现畸形发展、最终难以为继的情况。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需要根据公共事务的性质和不同情况,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广度和深度,明确各决策主体的责任,建立当政者、群众及其他社会治理主体立场、利益的协调机制,并从技术层面完善和细化政策制定、执行等各个环节,使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得到贯彻落实时真正发挥良治功能。另一方面,群众路线要贯彻到执政者、管理者工作的整个过程。要建立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当政者、管理者的行为,并依靠群众的监督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作者系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秘书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