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群众路线关键在健全权力机制

落实群众路线关键在健全权力机制

【核心提示】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至关重要。但与此同时还应看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更好地为民服务,更好地展示党的形象,最终还要靠全体党员干部包括普通党员在内的齐心协力。

当前,全党上下正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场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健全权力机制,理顺各种关系。邓小平曾说过:“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缺乏制度的约束和规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能会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而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以确保权为民所用,这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首要之义。在此基础上理顺相关关系,群众路线才能实质地、持久地发挥其作用。

要健全权力机制,必须从权力的授予机制入手。权力的授予机制,往往决定着用权的指向。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我们党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应该造福于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干部权力的来源通常有两种形式,有人民选举的,有委任提拔的。一般来讲,被人民群众选举者,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否则就会丢官;被上级提拔者,往往要考虑上级的感受,否则也会丢官。权力获取形式的不同,决定了拥权者的眼睛是朝上还是朝下。因此,要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必须从干部制度改革入手,只有真正做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群众路线才能落到实处。

要健全权力机制,还需建立严密的监督机制。不受监督约束的权力会走向腐败,这是古今中外反复证明的一个道理。我们要看到,权力是把双刃剑,它可以用来为民做好事,也可以用来为掌权者自己谋私利。因此,当一个人掌握了权力,他就有了走向腐败的可能。所以,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约束。所以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一旦掌握了权力,就要时时刻刻自觉地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不要和监督对立。

要健全权力机制,尚需建立健全群众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利益表达机制,疏通群众的利益表达通道,只有让人民群众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才有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才能搞好群众利益的协调工作。同时,还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当今社会,由于利益关系多样化复杂化,因此,如何搞好利益协调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从整体上讲,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到每个人、每个群体,其利益却是千差万别的。怎么协调?关键就是要搞好“统筹兼顾”。要建立一种整体利益优先,又照顾个体利益的利益融合机制。这就给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一定要深入群众,倾听呼声、调查研究,制定出一套精细化的政策协调机制。

要健全权力机制,尤需完善服务群众机制。服务是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是各级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领导的重要方式。服务是推动经济发展、满足群众利益和实现党组织自身价值的一个结合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基层党建工作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为今后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组织为群众服务,不是简单地做好事。党是政治组织,提供的是一种高层次的服务。它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群众的权益,这是一个最根本的服务。与此同时,作为执政党,还有协调社会各方为群众办事的职责。党组织虽然自身掌握的资源有限,但可以发挥协调优势,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为群众办事。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一心为群众服务的制度机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