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健全权力机制只是为践行群众路线提供了制度基础,为使群众路线落在实处,还必须理顺相关关系,以切实形成合力。这就要理顺两大关系。
一是要理顺群众路线教育与群众路线制度保证之间的关系。思想教育是我们党的传统,也是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所倡导的。在战争年代,由于受“左”倾或右倾思想的侵扰,在党员干部中难免存在各种错误思想,但通过思想教育,维护了党内团结,实现了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确保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但是,党的事业仅靠思想教育不够,还必须有相关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因此,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过程中,必须把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以形成合力。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使他们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过程中在思想上达到高度自觉;另一方面,要建章立制,用制度去规范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使那些试图脱离群众、违背群众路线为自己谋利者没有机会走向腐败,或者对那些已经走向腐败的分子给与及时的惩处,以净化党内的生态环境。
二是要理顺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与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之间的关系。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抓作风建设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中央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伊始,首先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不搞试点而搞示范,中央政治局率先开展,并召开了专门会议,对照检查“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这种严下先严上、正人先正己的做法深得民心,带来了极大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极大鼓舞。“八项规定”实施半年多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老传统得以弘扬,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人们的精气神进一步提振。据国家统计局民意调查,有96%以上的群众满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和执行“八项规定”,且很满意的比重超过53%,76%的群众认为身边的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有改进。由此可见,中央领导带头改作风,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以及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俗话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至关重要。但与此同时还应看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更好地为民服务,更好地展示党的形象,最终还要靠全体党员干部包括普通党员在内的齐心协力。因此,不能以等待观望的姿态对待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上下齐心协力一起行动,这是此次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