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局中的中国经济转型 (2)

全球变局中的中国经济转型 (2)

我国经济进入转型的关键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过去30年的成功模式无法支撑未来30年的发展,必须加快转型。

转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过去30年我们采取的鼓励出口和招商引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继续下去了。今后应转向扩大内需战略;转向发展开放型经济,即开放而非歧视性的经济;转向经济国际化战略,即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转变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我们现在面对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与过去的战略选择有直接关系。今后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城乡、区域及居民基本公共福利和收入平衡发展;进一步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转变政府推动和优惠政策试点的改革模式。过去30多年我们谈的最多的是“转轨”,未来30年我们应更加强调“规范”,即走向规范、法治、公平、透明的现代治理模式。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着力提升实体经济。过去10年形成的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外向型经济发展形成的外贸产能过剩、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风能、光伏等的产能过剩,要经受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减速的压力,经历转型升级之痛。中小企业则需面对缺订单、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规范的严峻挑战。实体经济只有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才能克服产能过剩,实现创新驱动。

2012年很可能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元年。2012年我国GDP增速降到7.8%,2013年很可能降到7.5%左右。但是,与2012年减速相伴随的是消费率上升、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上升、研发强度上升、就业弹性上升。这说明,在我国经济减速过程中,结构开始优化,就业开始增加,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开始缩小。预期我国经济转型将经历5至8年最艰苦的时期,将面对国际需求萎缩、自身综合成本上升、国际摩擦和竞争加剧、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上升等突出问题。跨过这个艰苦的转型期,我国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黄金30年。这期间,核心问题是我国能不能建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的体制机制、新的战略和新的结构。应该看到,我们具备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新型城镇化,尤其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的发展;新型工业化,尤其是创新驱动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尤其是全球投资、全球制造、全球销售、全球服务的国际化生产体系的建立,都会推动需求和消费升级,并诱导供给结构转变。对企业家来说,需要坚守实业、积极创新,在全球配置优质资源,在更加规范、更加公平、更加遵守市场秩序中适应高标准的国际规则。这是决定我国未来30年经济增长曲线状态最重要的因素。(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 张燕生)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