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春秋研究院研究员李世默今年6月受邀TED作的《两个制度的故事》主题演讲视频,在网上走红并引起热议。这位先后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MBA学位的上海学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中国发展的两个三十年故事,涉及中国崛起的历史、制度、经验等方面。
然而,给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李世默关于中国政治改革严重滞后的反驳。他认为,西方流行的这一论断,实际上是隐藏着政治偏见的话语陷阱,这个话语陷阱预设了哪些变革才算是所谓的政治改革。笔者以为,执政党内部的改革,执政党体制的完善,实际上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李世默没有明说但暗含其中的意思。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执政党的内部制度建设来向前推进。这肯定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变革的概念体系。确然,合理的政治生活秩序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非常重要。但是,西方近似偏执地以为政治制度只有一种合理模式,也就是只有欧美式的西方民主政治才是普世的政治生活秩序,其他均是异类。
其实,在西方的价值认知中,“多样化”、“包容性”都是备受推崇的概念。但在涉及政治生活上,他们则不然,坚定地认为只有西方的选举民主才是正当的,才是现代的,中国甚至新加坡这样的国家,都是行进在错误的国家发展道路上,注定会走进“死胡同”。
然而,中国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需要什么样的政治秩序与之相适应,并没有现存模式可以简单套用。越是发展快的社会,在体认的共同点的形成上可能越困难。因此,国内有一个强大的组织力量显得很重要。也就是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出现西方定义的多党选举竞争政治。事实上,中国执政党的执政根基很厚实,合法性来源于“舍我其谁”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素质。换言之,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势力能够取代中国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所以,如果坚持认为执政党内部的改革不属于政治改革的范畴,那么将是对中国政治的无知与偏见。现在的中国不用说与1949年建政时相比,即使是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都已发生了全方位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国家的财富积累、制度化和规则化建设,还是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教育水平和政治效能感,均发生了很大的进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