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2)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2)

第二,推进产城配套,打好就业根基。城镇化发展必须有产业支撑,于洪区将产业配套理念融入新城镇建设,按照“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思路,把城镇化与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每座新城新市镇都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园区支撑,在全区构建起定位明晰、布局均衡、城乡互动、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提高城镇的就业承载力。本着核心区发展高端商贸服务业,近郊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配套、商贸物流、新兴产业,远郊地区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建设了沈阳国际特种机床城、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园、沈阳国际物流港、蒲河文化休闲产业带等专业化产业园区,初步形成城乡统筹发展产业园区集群。沈阳国际特种机床城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0多万平方米,引入整机及功能配件企业近百家,吸纳了上万名农民就业。

第三,推进农民市民化,完善保障托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关注人的需求,切实解决农民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不均等的问题。于洪区坚持以人为本,让农民在真正享受与城市同等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解决其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让农民住得下、住得好,真正融入城市。如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安置体系,实行一户一档、一人一卡,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扶持农民到非农产业就业,实现了被征地适龄劳动力参加培训、有就业愿望的实现就业。为进入新居的农村人口缴纳城镇居民养老及医疗保险,实现居民保险保障待遇城乡并轨,使农民实现了向市民的全方位实质性转变。

第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提倡绿色理念,强调集约高效、低碳生态,实现人、城市和环境协调发展。为提升转型农民的幸福指数,于洪区坚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文化内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加大投资力度,使农村主干路达到城市景观路标准,全区规划建设了几大公园和上百块城市精品绿地,打造了生态人工水系,完成蒲河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并以此为依托构建蒲河生态经济带,促进城乡发展要素向农村腹地流动,保障了新型城镇在聚集经济价值之外,具有更高的生态价值、人居价值,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辽宁沈阳市于洪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