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作为“武器”,其影响深远。罗斯福新政期间曾接受建议收购白银,试图以此缓解通缩,却没有想到这一举措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美国推行收购政策之后,中国白银外流,通胀转为通缩。国民政府趁机使纸币与白银脱钩。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开支飙升,在没有银本位的羁绊下随心所欲地印制纸币。到1948年,通胀不可收拾,距脱离银本位不过12年时间。
不见硝烟:美元取代英镑
货币的传导,从事后推理显得十分符合逻辑,唯一说不通的就是其动机。100多年前,美国人就已经在大谈货币阴谋了。
南北战争前,美国应急发行过一种绿币,现在还在使用。但不信纸币在当时却是通识,1873年国会通过《铸币法案》修订案,重回金本位。这一修订案取消了银币,结果引起严重通缩。到1890年代,城市萧条,工人失业,百姓怒气冲天。有一个称 “银币先生”的开办金融学院,对大众讲通俗金融,还出版名为《银币先生的金融学院》的畅销书。“银币先生”呼吁:“美国的独立自主受到挑衅,一只‘黑手’控制了我们的货币,它在偷美国的钱!一只‘吸血蝙蝠’咬住了美国经济的动脉!”为了国家,必须战斗!“同英国的货币战争将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绚丽的一笔!”
美英之间的货币战争,后来如何,笔者不得而知,但事实是美元取代了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笔者断定,美元当时实施不了任何“袭击”行为——它不是世界货币。至此,笔者认为,即使真有所谓“货币战争”,它对于美元夺得世界霸主地位也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人民币未来要想和美元并驾齐驱,还得想别的办法。
(作者单位:《深圳商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