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继承优良传统 推动实干兴赣

江西:继承优良传统 推动实干兴赣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在西柏坡参观时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江西是革命老区,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在中国革命灿烂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重温脚下这块红土地上曾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前仆后继、甘洒热血的光辉事迹,继承和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消化吸收这些“营养剂”,对于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坚决反对和纠正“四风”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于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继承弘扬革命先辈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官僚主义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毛泽东带领红军处处爱护根据地群众,焚烧契约,废除农民债务,没收土豪粮食和财物分给贫苦农民。他还向部队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要求部队官兵“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要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和红军自觉主动深入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所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能够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下坚持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苏区时期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重要时期。毛泽东在赣南苏区写下了光辉篇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强调“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苏区干部无微不至地关心群众生活,分土地给农民,使耕者有其田;组织劳动互助组帮助群众生产,增加土地收成,改善群众生活;统筹解决群众吃饭、穿衣、柴米油盐、住房、看病、读书、架桥修路、劳动培训、婚姻等问题。苏区干部真正与群众打成了一片,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赢得了苏区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苏区干部好作风》这首群众自创的山歌也很快流传开来并传唱至今。

纵观井冈山和中央苏区革命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皆因广大党员、干部和指战员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然。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变了,但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用来服务人民的,必须继承弘扬革命先辈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增强宗旨意识,坚决反对和纠正官僚主义,坚持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上项目更多地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把让人民幸福作为最高追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回应人民普遍关切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困难群众的具体问题,努力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当前,围绕“人民幸福”和“小康提速”,全省发改部门应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为民办实事。重点是扎实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全面实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等民生问题,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坚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抓好价格调控,强化价格监管,切实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坚持问计于民。对于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重大价格调整,通过召开听证会、公开征集意见等多种渠道,广泛听取民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继承弘扬革命先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客观分析当时中国和我们党面临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这正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生动实践。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等苏区领导人立足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深入农村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发表了《长冈乡调查》、《寻乌调查》等调查报告,特别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第一次从认识论的高度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著名论断,阐述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历史证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既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也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今天,我们继承弘扬革命先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就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松劲,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干下去;就必须让“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成为工作常态,以实干取得实效、创造实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